两军隔河对峙,各方均在暗中等待着最佳出击时机。
就在此刻,曹操做出一项让人哭笑不得的决定。
由于步兵无法适应当下水上战局,为了确保步兵战斗力,曹操异想天开出奇招,用铁索将所有船只串联起来。
这一创新让步骑兵可以在船上自如行动,仿佛平地驰骋,应对敌军战斗。
曹操作想清晰:既然水军不是对手,那就避开它们的领域。
海战打不过,那就回归擅长的土地作战!
这个构思看似合理,但曹操未意识到这个做法隐藏的风险。
这也是在无奈下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训练之后曹操明白短时间内,水军不可能追上孙刘联军的实力。
起初他期待依赖荆州海军征服东吴与刘备,然而初次较量已给他当头棒喝,表明荆州海军无法如预期一般起效。
若选择等待,稍事磨砺两年三载,面对当时的孙刘联盟,曹操仍有取胜把握,那将是实实在在军队力量的较量。
可是曹操不愿轻易妥协,期望一次定乾坤,所以设想出了这一折中的战略。
当情报传来,所有人一致认定唯有火攻为上策。
这些船只相连如一片大目标,不采取烈焰攻势简直是资源浪费。
……
赤壁一战激战正酣、决战之日将至之际,秦天在赤壁高地的筛选也即将告一段落。
首先是高产耐旱的玉米经过几万次筛选,最终,秦天挑中理想品种。
这种玉米比起后世高产耐寒的优势也不逊色,由于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基因特性稳定。
如果在种植时注重良种培育,也许千百年后产量仍然保持高位。
秦天预测,就算环境艰难,只要能种植成功,一亩地最低产量也能达到两石。
条件适宜,亩产量甚至可达六七石,红薯产量更加惊人。
有了这两种作物,未来的三百年里,人民不再为饥饿困扰将是铁打的现实。
只是,
盯着手上选育出的作物,秦天陷入沉思。
是农业产量不足以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吗?
他认为更可能是人为的问题而非天灾所致。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因天灾引起的破坏是寥寥无几的。
大多数的“灾害”其实源自人为因素。
粮食生产再丰饶,也经不住 污吏的巧取豪夺和严苛的苛捐杂税压榨。
农田中的丰裕收获,只会使得地主与官员对民脂民膏的搜刮愈发猖獗。
“师父,您怎么迟迟不动手?”沐春幻化成小龙飘浮于秦天一旁。
自从秦天进入修炼状态后,沐春和灵夏这对小伙伴感到极度乏味,世间繁华一旦习惯,很难再静下心来山野修炼。
借此机会,秦天正好磨砺两人心志。
几个月来,两小家伙的心境渐趋平和,毕竟面对秦天每日闭目练功,他们是不敢随意打扰,唯有在其身边 。
他们有时也会趁空闲下山去观赏那些凡人间的激战。
碰巧的是,秦天隐居的地方恰好是赤壁战役的核心区域。
自长江两侧,曹操和孙刘联盟已对立良久,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每当双方的智谋之战如火花四溅时,两位小孩便会化身成人偷偷前往观战。
有幸还能目睹草船借箭等经典战役,看完后他们颇有所悟。
然而那些老谋深算的人物使他们感到畏惧,担心即使拥有力量,也可能在人类复杂的计谋中陷落。
虽然恐惧,但无法压抑孩子们对人间战火的好奇。
自他们降生于世,这是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见证大规模的人类战争。
灵夏跟在秦天身边,虽经历小规模战斗,却不及今天的规模浩大;沐春倒是有过和少数人类军队的对抗经验。
如此数万乃至数十万规模的人类对峙,对于他们两人而言,实属首开眼界的经历。
终于到了今日,封闭的修炼结束。
“师父,您手里的这东西好奇怪,究竟是什么?”两位孩子疑惑地看着。
秦天微微一笑:“这个啊,这是可以惠及万民的宝物。"
关于分享它们,秦天陷入纠结:给予是否会造成和 遭破坏,引来更大灾难与战争?
先前未多虑便决定执行,现在实施过后,他又开始质疑起这一选择。
除非能消除人祸问题,否则就算给予丰富的庄稼又能怎么样?世界上的百姓依然要忍受疾苦。
秦天叹了口气,最初他是打算分享农作物种子予世人,如今回想起这步棋似乎存在问题。
当秦天闭关的时候,除了观察山下军队作战以外,捉鱼是这两个孩子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长江水流湍急,但底部仍栖息着众多各类鱼类,特别是在这个未受严重污染的年代,许多未来会灭绝的鱼类在这里都很普遍。
幸运的是,这两个孩子抓鱼纯粹是为了玩耍,并非捕食。
他们捕捉到鱼后会对受惊的鱼儿做一些补偿,这样也算从不幸中获得小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