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我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下门卫边上的挂钟,正好是下午两点半。我向门卫说明了来意,门卫就开始挂电话。不久,一位身着米黄色短袖工作服的女工作人员进了门卫室。她说是受罗主管的指示,来接我进去的。
我在门卫的本子上,做了个登记,进楼层端头的堂厅,跟着她上了宽宽的水泥台阶,西上一层,过北拐头,再上夹层,面向东,大约又上了七八个台阶后,就上二层的天庭。迎面是一个带门的高架天庭通道,从这可以通往东面的另一栋工厂,也就是刚刚我在一层院子看到东侧的另一栋厂房。在天庭口的对面,我所站的二层厅楼西面,敞开着米黄色的单扇大门,门上牌子上写着“工艺科”字样。我跟着女文员进了门,屋子被一条宽约两米的过道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侧是用轻型隔框围起来的办公区,目测一下,估计有三十平米左右,这是一进门给人特别显赫的地方,而且,从进门两米处开着一个豁口,可以从豁口进入那个办公区域,算是旁道。那个区域东西长,南北窄,在东北角,是两张对面安排的办公位子,它的西侧,对面靠着隔断同样两个对面的办公位,豁口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个办公位,北面的一溜柜子框架,装满了文件资料,而且各自位子周围和桌旁,也堆积了很多的卡通纸箱子,很不整齐,而且里面也是装有各样塑料件。总之,进去的时候,眼睛触及的那个区域,感觉空间紧张、什物堆积凌乱,可以猜想出,平时尽是忙乎工作的景象。
当时,跟着文员进去的时候,瞟了一眼,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工作,桌子上摆放着,也是各式样的塑胶零件、文件和工具等杂物。我所走过的过道边上,也堆积了很多的卡通箱子,里面尽是音响塑料零件,中间也就能供两人同时通过。等走过了这个过道,再往里,围框办公区的里头,又是一处围起来的办公区,约四平米左右,和先天那个不同的是,它的围框高过头顶,框最上面一圈用玻璃围成,在过道北临一侧,也留一个不到一米左右的豁口。文员领我到了豁口的地方,这时候,我才看清,这块区域里面放着两张对拼的铁桌子,在里的位子上,也就是面对豁口,此刻,正坐着一位着绿色长袖工服的约莫三十四五岁的男子。
我们同时四目相碰,这时候,文员走到他桌子旁边,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罗生,人给你带到了,还有什么事情吗?”。说这的当间,她回头望了望我。
“好,你先忙去吧!有事情,我会再喊你的”。他很客气的冲她说道。
他在说话的同时,也从刚坐的位子上起来,礼节性的,欠了一下身,示意我在他对面的位子上坐下。这时,他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他拿起电话听筒,朝我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声。
一通我没有听明白的语言,他是讲的粤语,我没有听懂内容,只是注视着他的表情。看他一会写、一会说话,又突然站起来,手抓听筒,把脑袋偏向东面,和隔壁办公框里一位工作人员一通粤语对话,大概看出他们在谈论好像是一个工作问题,我使劲的听,感觉好像说的是一个什么零件出了问题。
后来,我实在听不清楚了,就在那里打量起他这间办公的布置来。这里仅有两张桌子和一个过道外,座位的后面,放置着两个铁文件柜,下层是带把手的对开门,中间一层是抽屉,上面一层是玻璃资料隔档,在铁柜的顶层,放了很多的文件与资料,有些都落了灰尘,可知这间办公室想必用了好些日子了。在这隔断的西面,又有好几间玻璃隔断围成的屋子,从我坐在那里聆听的声音判断,那里的屋子,也有正在办公的员工,而且不时有说话的声音传递过来,说的也都是粤语的多,而且间会,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电脑键盘的敲击声,我判断,那里极有可能是电脑房。在我所在隔断的对面,还有个被隔断的区域,那里在过道的南面,是间独立的屋子,里面也有人说话的声音,不时传过来。那个时候,总有不同的人,发出的讲话声,大家忙忙碌碌的,但比起我当时所在日本工厂,是松散多了。因为在日本的厂办公室里,大声说话,是要被警告的,这里这么说话,挺自由的,发现同事之间,讨论问题感觉都很自由,而且更多的人,在用粤语或普通话交流的时候,还会偶尔说几句的玩笑,这点和内地的国企的味道相仿。这样的语境,和屋内的摆放,虽不是凌乱,但很是不规整,也根本说不上整洁和整齐,但我觉得,反倒没了日本企业的压抑,第一次感觉挺神往这种工作氛围的。
一通电话,他居然说了十五分钟左右,因为我是掐着他头顶上的挂钟表估算的。他放下电话,说了句对不起,话语也立刻切换到讲普通话上来。
“你会说粤语吗?”他劈头盖脸的问了我一句,我很坦然的告诉他,不会,他顿了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