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回来帮我,你提出的条件即便有些过分,我也会答应你。
杨泽笑了笑:“知道名不正言不顺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你是想利用我度过难关,我也可以被你利用,哪怕你过后卸磨杀驴。
所以,亮底牌吧:你能给我多少好处让我甘心被你利用?
周莱自己提出:“月薪四万,你和公司的对赌协议依然有效,我再送你一辆车,车型你自己选。”
薪水给你涨了十二倍,到十月份给你茶厂20%的股份,任选一辆豪车。
这待遇就连坐火箭都追不上了吧?
她很上道,所以杨泽便开始教学。
他问:“你看过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吗?”
周莱见他语气有所松动,说道:“我都看过了,你是不是想说人力资源成本太高了?”
杨泽又换了一个问题:“沈玉的工资是多少?”
周莱拿着报表说:“3500啊,和你以前的一样,有什么问题吗?”
杨泽继续问:“她去年拿了多少薪水?”
周莱仔细找到数字,顿时有些奇怪:“十二万。”
杨泽又问:“我去年拿了多少薪水?”
周莱有了一点点领悟:“你五万,老厂长三万。”
杨泽继续问:“去年茶厂有利润吗?”
周莱很不想跟他绕圈子:“几乎没有,不到十万。你想说什么?”
杨泽说:“你看一下茶厂法人是谁,再看看每个月财务准备的另一份工资表里,不能对外公布的那部分,他们拿走了多少?”
都是聪明人,根本不用再看,周莱瞬间便明白杨泽的矛头指向何人。
茶业公司处在集团公司向外输送利益的链条上,因为行业的特殊,所以是最合情合理的出血口。
那些只有名字却实际上没有到公司上过一天班的人,是谁的亲朋好友自不必说。
造血功能太弱跟不上供应速度,出血口太大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纪检监督。
这就是为什么老厂长用了十几年,也没能把茶厂茶园发展起来的原因。
同时也是杨泽犹豫的原因。
他还年轻,人生正处在一个男人从热血转向成熟的黄金阶段,他不会为了注定结局的事情再去白白浪费时间。
他得把周莱引入他预设的阵地上,利用她对内幕一无所知的弱点,把她变成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利用她涉世未深仍然天真的特点,拉拢过来一起对抗。
周莱问:“那我们怎么办?”
杨泽说:“你现在不要做出任何改变,按照往年惯例安排生产和销售工作。”
她说:“好,你快回来。”
周莱对杨泽态度的变化,是必然的结果。
能顺利拿到世界名校硕士研究生证书的人,脑子都不会太差。
杨泽离开的当天下午,她才开始认真的把经营好茶业公司这件事,当成一份考卷来解。
第一道题:杨泽是谁?他这些年为公司做出了什么贡献?
第二道题:这三年来,他为什么要把数据做成不亏不赚?
她和公司关键部门的老员工们交流,也向老厂长请教过几次。
可没能等到她把题面解清楚,问题就接踵而至:随着主心骨离去,公司正常平稳的运行框架被打破,过去曾经被主事人以一己之力修补的各种麻烦开始出现。
过去那个人是老厂长,后来变成杨泽,现在没有了。
即便周莱顶着集团董事长千金的名头,即便她握着一张含金量极高的毕业证书,即便她是天意茶业现任总经理,她也做不到立刻就能填补上那个空缺。
她需要时间来向这些新同事证明她的能力,才能让他们真正的对她归心。
名分的大义虽然可以号令天下,但也容易被野心家利用。
不然历朝历代的皇帝,岂不个个都是千古名君?
她曾学习过的那些非专业课程,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
滇黔高原上的一场场春雨把她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浇灭,让她很快意识到她犯了一个大忌:临阵换将。
在不了解敌情,也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临阵换将,等于自寻死路。
再愚蠢的主帅也不会一接手兵权就把前任的所有部防给推翻,更不会一上任就把所有能打仗的将领全得罪一遍。
春茶市场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年度大战,这关系到全公司上下所有人的现实利益。
和杨泽结束通话,周莱在公司管理群里发了一条通知:
今年春茶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先按往年的方案进行,是否要做出调整,等杨泽休假结束再另行讨论。
片刻后,所有人回复收到。
在茶厂,沈玉看到这则通知抓起电动车车钥匙立马出门做事。
她得去被辞退的老员工家里做思想工作,邀请她们回来上班,还要让维修师傅立刻安排时间,尽快检修趴了一个冬天的所有生产机器。
各直营店的店长们看到这则通知后,直接把应总部要求做的春茶套餐扔进垃圾堆,先按照往年被市场证明过的优惠组合向老茶客们推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