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了宁柠身份不一般,男人便决定一定与她好好交流一番。
二话不说,他走到展示柜前取出个精致小盒子打开,用镊子拿起一块米粒那么小的黑色片片给宁柠,示意她接过去。
宁柠不是很懂,男人就拔下自己手臂,在接口处不知怎么操作了几下,一块小小的金属板升起来,里面插了一排小片片。
连比划带说,宁柠大致明白这东西是芯片,自带语言学习系统和单词库的那种。
但她以为这芯片是科幻小说里那种,植入身体就能自动获取知识,想到脑子里的东西会被这个世界的人篡改掉,宁柠毛骨悚然,连连拒绝。
实际上,这里的科技水平没有高到那种地步。
每个小芯片类似于一台小型智能电脑,兼具处理信息和储存功能,通过视网膜后和耳蜗内植入接收端芯片,将听到或看到的东西,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整合信息展示给使用者。
比起将人体神经末端与金属元件连接,以达到人脑直接控制使用机械肢体的科技难度来说,微型计算机,视网膜成像,及时翻译和大数据汇总,这些技术显然要简单得多。
在这个世界,这是很普遍的手术,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出生时就让孩子接受植入。
这种技术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成本。
作为法官,不需要经过多年学习,熟悉法典,每条法律都在眼睛里,更包括多种多样的案例储存作为参考。
作为警员,所有嫌犯的外貌特征都在芯片里存着,一旦人从眼前经过,芯片会自动匹配,提醒警员抓捕。
在旧世纪,人类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才算是正式完成教育。
在新世纪,人只需要接受三到五年的基础教育,完成人格建立,后面就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专业进行发展。
少则一两月,多则一年,就能成为某一领域专精人才。
当然,如果想成为学者,就要学习更久。
此时此刻,宁柠是不知道这些的,浑身透露出抗拒。
她就是觉得往身体里放东西太奇怪了,且不安全。
男人最后将芯片安装在一副连接微型耳机的眼镜上,递给宁柠,示意她接过去。
这副眼镜可以说是人体外设了,将身体内置芯片安装到眼镜上,功能相同,能听能看,只不过视野没有内置清晰。
大部分没有经济能力接受手术,又想让孩子享受同样技术的父母,会选择买这种眼镜给孩子。
宁柠接过戴上,视野内立刻出现一些画风有点不那么童真的动画,一看就知道是教小朋友语言的。
这是一组语言教学芯片,从儿童教学到所有世界通用语言词汇,再到一些许多地区的母语,十分俱全。
画面通过眼镜投射在视野内的平面上,可以点击操作,算是低配版的系统界面。
宁柠低着头,画面投射在桌面上,快速滑动平面点击。
画面里,每组动画都会对应一些词句,同时耳机里传来读音。
用了几分钟时间,宁柠就记住了日常用语,可以和男人做些基本对话了。
发音虽然生涩,语法文脉上也有些不通,但能快速掌握一门语言,还是让男人很惊讶。
终于能够交谈,宁柠才知道男人叫“赫仑”,是这家科技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三把手,负责业务拓展。
男人向她介绍公司期间,说出宁柠听不懂的词汇,眼镜就能适时给予说明,磕磕绊绊地,对话也能进行下去。
这个国家叫“席土伦”,是这片世界上第二大国家。
国土面积排名二十多,但人口数量是第一。
军事能力强,科技水平高。
一般情况下,席土伦的科技水平基本等于本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机械化是从两百多年前开始的。
席土伦一位神经学家,研究出可以对接神经元连接的装置,依靠这种装置,搭配智能芯片,人类可以直接控制安装在身体上的机械肢。
就像星际小说电影里,人类通过精神力连接控制机甲,这个世界,人类直接用大脑指挥连接装置,进而控制机械肢。
但最开始的机械肢的制作材料不算先进,经常需要更换,连接也不稳定。
又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类研制出更适合的合金,神经元装置也迭代更新,芯片更加智能化,机械肢得以普及。
相较于人体,机械肢更加坚硬,可以抵抗恶劣的外部环境,如高温、低寒,大部分高腐蚀性液体等。
同时机械肢力量更强,通过改造,可以在机械肢上安装各种道具,以辅助人类完成工作。
机械肢也可以配备武器,兵刃甚至枪械,不过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世界各国对武器安装管控十分严格。当然也有钻漏子的,在一些小作坊进行肢体改造。
赫仑所在的公司,是席土伦第三大人体改造公司,也是军方指定合作公司,之前宁柠看见大量焚化残肢,就是席土伦最近接了个军方的单子,集中为六千多名军人进行手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