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四九城还处于北方,这冬天的难受劲儿就更别提了。
家里有三个孩子,阳荷花对这个保暖和预防受寒挨冻是特别重视的。
早上秀秀和曼曼只是在院子里玩了一段时间,一回到家,不是先吃的面,而是喝了差不多半碗的红糖姜汤。
在外面疯玩了那么久,四肢肯定是寒冷,僵硬的,喝半碗红糖姜汤,由内到外的暖和起来这才是最主要的。
肖倩不是第一次干这活儿,很是麻溜地倒完炉灰后,回来在厨房的灶膛里借了点火过来,瞅着火炉子又给烧起来了,往里添了个煤球,合上盖。
不过肖倩那单手拎着一桶重重的炉灰出去的时候,被在床边的二大妈杨瑞华瞧见了,这眼睛更亮了。
不愧是她看上的儿媳妇人选。
这家里条件好,自己又能干,力气也不小,脸上有肉,完全是一副有福旺夫的外貌啊!
肖倩要是知道二大妈杨瑞华这会的想法,一定会好好地骂上这个异想天开的老婆娘一顿!
不过肖倩又不会读心术,她自然是不知道的。
这会的肖倩低头瞅见这手上黑乎乎的一大片,一小片的,她赶紧倒了点热水,用肥皂好好搓洗了几遍,见洗干净了,才从橱柜里拿了一点生花生过来,放在火炉子的边上烤着,没一会儿,本着有着各种香味的屋里又新添一种味道。
秀秀和曼曼这会也稀罕完新衣服了,带着弟弟就出来了。
望见火炉边上烤得有花生,两小姑娘问了一下,确定烤好可以吃了后,这才把弟弟交到了肖倩的手上,她们两个数了数花生有多少个,平分成四份后,就拿走了属于她们各自的那一份花生,放在八仙桌上,等待热度褪去,放凉,再放进兜里。
八仙桌上这会有一个长方形的簸箕,大约是50×58×50的样子,里面装的是阳荷花睡过午觉后起来放的瓜子花生以及一些水果糖。
秀秀和曼曼一人拿了两颗水果糖往兜里一揣,就没有再拿。
这是阳荷花立下的规矩,一天吃的水果糖不能吃多,不能超过两颗。
小孩子本来就嗜甜,这要是糖果吃多了,阳荷花怕她们牙齿长蛀牙,就立了这么一个规矩。
而肖倩在接过小宝后,就把他背在背上。
今天家里有点忙,很容易忽视小孩子,不把他背起来,就怕出意外。
不过这厨房,因为阳荷花有交代,肖倩今天是完全进不去了。
肖倩只好拿出自己这段时间有空时做的半成品鞋。
大,中,小号的半成品鞋在炕上排成一列,这都是肖倩这段时间跟着周嫂子或者张大娘,以及周奇的外婆一边聊天,一边做的。
供销社,百货大楼也有卖鞋的,可这价格自然是贵到离谱,肖倩跟着去转了几圈,还是觉得自己在家里做鞋划算一点。
尤其是这冬天的棉鞋,要经过纳鞋底,做鞋帮等一系列工序后,再用小锤子敲平,一双棉鞋就完成了。
肖倩是想给家里的人都做上两双鞋,一双布鞋,一双棉鞋,所以这阵仗看着就大了点。
这做鞋的布都是她用自己的稿费赚的,手里的钱有,可布票没有,她就用钱跟嫂子阳荷花换。
阳荷花在知道小姑娘的心意后,也就同意换了。
秀秀和曼曼等待烤好的花生放凉装在兜里了,她们两个拿着早上的玩具现在肖倩身边,看着这位小姑姑在忙活做鞋。
看了一会儿,两人觉得没意思,正当准备进房间看床上的新衣服时,就听到了屋外的喧闹声,眼中一喜。
“妈妈,姑姑,我们出去玩了!”
丢下这么一句话,两个小姑娘屁颠屁颠地就跑出去了。
肖倩回应了一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不过这会心里也在感慨,这挂上了棉门帘还真是挺有用的,刚刚两个小姑娘出去的时候,这风压根就没怎么进来。
阳荷花很是后知后觉地从厨房那里探了个头出来,在通过窗户看到两人都在院里玩耍,这脑袋又收回去了。
到了下午三点多,阳荷花的年夜饭做好了,围着围裙的她把所有的菜都端到八仙桌上放好后,她就站在门口的位置,掀开棉门帘,对着这会玩得不亦乐乎的秀秀和曼曼喊:“秀秀,曼曼,回来洗手吃年夜饭了!”
“来了!妈——”
阳荷花的这一嗓子就如同开关键一样,她的声音刚落下没有多久,院里各种此起彼伏的喊娃回家吃饭的声音也都响起来了。
两个小姑娘玩得面色通红,出虚汗,把手里的玩具放到房里里面的柜子上后,这才过来洗手。
水是肖倩给倒的。
阳荷花这会已经把门给拴上了,按照人数找出十几根的香和一沓纸钱,用废弃的铁盆点燃纸钱的同时,也点燃了香,分发给已经过来的肖倩三人,一人手持三炷香,对着墙上肖冬的照片拜了三拜,插在了香炉里。
现在是破除封建迷信的时候,这给家里去世的人上一炷香,都得避开人前的视线,私底下才能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