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业的带训教练雷蒙和主管教练陶建荣拿着赛道图,跟谢振业进行赛前的最后讨论。
雷蒙:
“谢,阿什米德是牙买加短跑新一代支柱之一,他在这个项目的技术特点根据我们研究,是强起跑、稳弯道、重节奏这三个特点,这跟你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目前因为在成长期,前程肯定是拼不过的,后程你还可以碰一下。
所以在第一个弯道100米,他一定会跑的很快!
但进入直道之后,尤其是后50米,他会慢下来。”
陶建荣:
“雷蒙教练说的没错,你要千万注意不能被他影响,丧失自己的节奏,这是大忌!
虽然咱们晋级希望渺茫,但这样的高水平对战机会对你来说真的非常难得,能磨炼自己,而且一旦跑出好的成绩,对自己是有极大好处的。”
雷蒙:“陶说的很对,你不要被他带乱节奏,要跑自己的。
想要成为顶级200米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是必备条件之一!”
“我明白,教练,我会注意的!”谢振业点点头回应道。
雷蒙:
“再一个,你左后侧第六道的选手是卡塔尔的奥古诺德,这个家伙比阿什米德的节奏还快!
他只有1.65米,典型的肌肉爆发型选手,我们观察过他的比赛,都是依靠低重心优势实现快速启动!
所以他前100米效率会特别,估计在出弯前你就会被他追上,但你不要慌,他直道速度衰竭的很快,你不要因为被他追上而受影响,在后程你有机会完成反超!”
除了谢振业,另外三人同样受到了教练的“叮嘱”
就连李枫也不例外。
李兵每次在赛前都会为徒弟分析全局情况,除了更好的应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打造李枫的全局意识。
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提高一个运动员整体素养不可或缺的一步。
一般来说,聪明一点的运动员,在退役后,凭借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积累,可以迅速转化为教练或者高水平训练师,为新人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撑。
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甚至比一些科班出身的教练,更具实战价值。
特别是名将,比如前200米、400米世界纪录持有者迈克尔-约翰逊。
他退役后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训练了很多人。
今天两百米半决赛晋级规则跟之前百米半决赛一样,都是小组前2+递补2人,一共八人晋级决赛。
所以谢振业其实心情是比较坦荡的!
因为他想跻身决赛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做到的。
按照历届世锦赛来看,不跑进20秒30以内,是半点机会没有,这次多半也不例外。
而谢振业最好成绩距离这个数字都差一大截。
所以他更多的是通过比赛来锻炼自己,增加比赛经验。
因为年龄,他可塑性很强。
不断跟高水平运动员对抗,只要能稳住节奏,不被影响,就能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
当时间来到19:48分。
第一组的选手开始进行检录。
工作人员带着李枫和谢振业来到检录区。
此时克里斯托夫-勒梅特已经检录完,看到李枫来了,眼中自然流露出崇拜的目光,嘴角上扬,立马迎了上来。
“枫...神!”
他用不算标准的汉语,热情的喊了李枫一句。
李枫见状微笑挥手示意。
两人有过交集,不过都是在比赛的时候,在检录区。
勒梅特作为这两年最火的白人运动员,多次在媒体面前声称李枫是他的偶像,说自己会一直努力追寻李枫的脚步。
这样的行为让他在白人世界打上了“上进”的标签。
同时也让他在亚洲地区增加了田径米迷的好感和知名度。
勒梅特比较有边界感,只是打了个招呼,并未上前攀谈。
因为他知道李枫刚来,还有检录。
等李枫检录完毕后,他才主动凑上来,试图跟李枫交流。
其实在检录区,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很简单,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
一般都是互相吹捧几句,或者类似于勒梅特这种追星式社交。
对于勒梅特的殷勤话,李枫还是比较受用的,人嘛,总是喜欢别人崇拜和憧憬的目光。
而且从勒梅特的样子看,他大概率是发自内心的。
李枫也是回以赞扬的话,让勒梅特有些小激动。
等勒梅特一脸笑容的走开后,身旁的谢振业忍不住调侃到:
“枫哥,这家伙可真白啊,他训练不晒太阳的嘛?”
“哈哈,有没有可能人家是晒不黑呢?”
谢振业愣了一下,摸了摸脑袋。
心想要是自己也白点就好了,这两年他真的是越晒越黑了。
当然不是古铜色皮肤不好,而是白一点更好!
柯林斯来的比较晚。
他一来,就先过来跟李枫叙旧,两人关系还不赖,然后才进行检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