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就是非常的热情,非常的高兴。
大家聊到很晚才睡觉。
庞北也让巴尔虎骑兵好好的照顾大家伙。
他们都还是学生,也许现在还不清楚到底要付出什么。
不过想想。
这在戈壁滩上的那些年轻人,不也在啃着咸菜和干饼子再给国家种树么?
只要那玩意炸了,国人的脊梁就彻底硬了!
不要小看年轻人,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年轻人!
虽然平日里叽叽歪歪,有可能躺平摆烂,真到事儿来的时候,脑子都跟不上身体,就直接冲上去了。
就想着这些知青,也许他们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这么来了。
怀着质朴的想法,单纯的心思和一颗赤子之心,还真的就把中华民族的脊梁给挺起来了!
身为后世的庞北,他一直都在纳闷儿,当年这些类似于神话一样的事迹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看到了他们,庞北突然明白了。
他们什么都没想。
也什么都不图。
就是一腔热血的,把革命进行到底!
清晨的阳光落在这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营地,知青们精气神就是好,昨天还那样子,今天一个个都龙精虎猛的。
他们早上起来,就开始自发地做思想动员大会。
开始誓师,准备加入警卫处。
加入北大荒最苦最难的开荒行列中来。
青春啊!
庞北忍不住感叹了一下,他这一感慨。
甄挽月白了一眼他:“弄得好想你多大岁数似的,大哥,你今年十九吧?”
庞北咳嗽了一下:“咋滴?不服啊?你还当老子十八呢?”
甄挽月用一种“我不想跟傻子玩”的眼神儿鄙视了一下庞北。
而这个时候,后方派出来找庞北的骑兵也到了。
“庞处长!!你们在这儿啊?你们……啊?这儿啥时候有这么多人了?”
后面上来的人,他们看到这些知青也都惊讶得不得了。
“哈哈哈,介绍一下,这些都是自愿加入我们警卫处的同志,正好你们来了,安排几个人,去团结要塞,同志张许法安排车辆来接人。把同志们都接过去,交给李青来安排。告诉李青,这些人才都给我照顾好了,让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他这个技术科科长必须要给我担起责任来!”
“哦!我这就安排两个骑兵去送信!”
“对了,让他多准备一些棉衣带来,给同志们穿上!”
“好!”
随着送信的骑兵出发,后续的车队也到了,这些人都带着工具,他们来到这儿是准备把穹顶毡帐立起来,营地先建造起来的。
只有营地先建设起来,后续的工人才能入场,开始工作。
这些知青虽然体力活肯定没有工人做得好,但也能帮忙。
就跟着抽热闹鼓捣呗。
而且他们也对穹顶毡帐非常的好奇。
很多知青都是城里来的,从来没见过穹顶毡帐是啥。
一般来说,穹顶毡帐搭建可不是帐篷那么简单。
车上运送来的木棍有许多。
庞北也要跟着卸车,然后开始工作。
这毡帐要先立门,巴尔虎的毡帐都是插孔式的,再向西,草原深处的地方,一般是井字式。
插孔式的毡帐普遍不会特别高。
庞北举着“门框”,甄挽月看着他的样子就抿嘴笑着。
两个人把门框固定后,接着就是圈哈纳。
这个过程就是繁琐的工作过程开始。
甄挽月对这件事还是非常熟练的,相比庞北这个门外汉,她要从容得多。
她从西门框开始捆绑“哈纳”,一圈捆绑过来以后,把哈纳与东门框绑在一起。
庞北吃惊的看着甄挽月熟练的动作,她工作的速度,比男人都快。
庞北疑惑地打量着:“我说,这玩意看着好复杂,这个好像是篱笆一样的玩意,你们就是这么做的?”
甄挽月指着庞北说的“篱笆”,她笑着说道:“这叫哈纳!诺,你看那边的东西么?那些你眼中的棍子,就是乌尼。那是椽子,是专门支撑穹顶的东西。那边的,那是套脑。也就是天窗。乌尼要插在套脑的孔里面。”
庞北蹲下来仔细地扒拉一下看看后说道:“好神奇,这东西好像是比帐篷结实得多啊!”
“那当然,帐篷是临时的居所,毡帐可是能长期生活的居所。”
庞北就跟没见过世面似的,他看看这儿,看看那儿。
随后又缠着甄挽月问道:“那个啥,我能干点啥?”
甄挽月指着地上的绳子:“捆里围绳,里围绳的位置靠上,在哈纳第一排的网眼中间!”
“你看到没,哈纳是弯弯曲曲,好像是蛇形的,侧面看正捆在哈纳这些弯曲的凹处!”
甄挽月给庞北做了个演示,捆里围绳也是从西开始的。
西门框上钉有铁环,甄挽月将里围绳从铁环里穿出来,在靠它最近的第一个哈纳网眼交叉处,然后挽练牛块疙疡。
这种捆绳的方法,庞北自认为自己是没甄挽月那个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