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那些专精于土系功法的天才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趁着休息的机会,他们纷纷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开始引导这股丰沛的土气入体,不仅滋养着自身的修为,也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慰藉。
在这片被土元素充盈的空间里,他们仿佛与大地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加深沉而有力,为接下来的征途积蓄着更为坚实的力量。
林光并没有轻易地将那些身处困境的家庭成员收入到他神秘莫测的奇门世界中以寻求安逸的休息,而是秉持着一种更为深远和磨砺人心的考量,决定让他们在这极其恶劣、充满挑战的自然条件下,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去设法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难。
他深知,一个真正修行者的成长之路,绝不仅仅是刻苦修炼那么简单,固然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同样重要的是能够把握住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机缘,以及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所展现出的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正是这些复杂而多维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一个修行者的坚韧与不凡。
林光坚信,唯有那些在逆境中摸爬滚打、历经风雨洗礼的人,才有可能在武道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最终攀登至那令人仰望的武道高峰。
因为,逆境不仅是试炼场,更是磨刀石,它能让人的意志更加坚定,心性更加成熟,技艺在无数次的失败与反思中得以升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时辰悄然过去,那些专注于修炼土系功法的人们,脸上逐渐绽放出满意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因修为增进而带来的自信与喜悦。
而那些先前在恶劣环境中显得尤为吃力,几乎要被困难压垮的人们,在这一时辰的奋斗与适应过程中,也逐渐找到了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方法。
他们的身体与心灵似乎都在这份挑战中得到了某种奇妙的蜕变,变得愈发活跃,眼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希望的光芒。
这一切变化,都无声地诉说着逆境之中成长的力量,以及林光那份深沉而独到的教育智慧。
林光猛地站了起来,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率先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
他挺拔的背影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其他的人见状,无需任何言语的号召,也纷纷自觉地站起身,紧随其后,步伐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此后,通往山顶的路愈发显得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在密林与峭壁间穿梭,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考验。
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呼吸也愈发沉重,压力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不仅是对体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严峻磨砺。
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整个队伍开始逐渐拉开距离。
有的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依然保持着稳健的步伐,紧紧咬住前面的队友;
而有的人则因体力透支或精神压力过大,不得不放慢脚步,大口喘息,努力调整着节奏,不让自己掉队太远。
但无论情况如何,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不灭的火焰,那是对山顶美景的渴望,是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更是对团队精神的坚守。
林光、不空和尚‘、小龙、三小只、石开山、卿秀、林琅、田雁、杨彩衣、钟离会、钟离影等人属于走在最前面的第一梯队。
公孙飘雪、诸葛绪、劳德松、庞志元、曹丽辉、曹丽蓉、上官雪珠、何恩慈、张同贤、吕吟月、娄定芳、严俊飞、周晴红、杨尽、罗欢、许东、何平、余汉中等人则在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则有古思年、司马高雄、谢泰、郭离烟、兰香月、皇甫蝶、李遂之、陆风、齐连、苏朝岁、罗刚、韩裳、孟在飞、梅凌雪、杜霜寒等人。
渐渐地,随着山路愈发崎岖,体力与意志力的考验愈发严峻,每个梯队之中的人也自然而然地拉开了距离。
即便是实力最为出众的第一梯队内部,成员间的步伐也开始显现出差异。
走在最前方的依然是林光与三小只——那三位活泼机敏、身手不凡的灵宠,他们仿佛不知疲倦,步伐稳健而有力。
紧随其后的是不空和尚和小龙,他们面色平和,步履轻盈,每一步都透露出深厚的内功修为。
再往后,便是气质温婉、剑法超群的卿秀,她紧跟不空和尚,眼神坚定,不言放弃。
接着是林琅与石开山,这两位一柔一刚,互为犄角,相互扶持,尽管略显吃力,却也不曾落后太多。
至于田雁、杨彩衣、钟离会、钟离影四人,他们或因伤势未愈,或因体力稍逊,自发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走在第一梯队的最后,彼此鼓励,共同前行。
相较于第一梯队的紧密阵型,第二梯队与之已相差五、六丈之遥,队伍中的成员虽也尽力追赶,但显然已难以望其项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