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可忍,婶不可忍!
不要以为科学研究的圈子就一定是风平浪静、没有纷争,一团和气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科研这个看似高大上的领域里,同样存在着各种争斗。
这里既有为了科研成果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也有人情世故的微妙纠葛,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阴谋算计。
这都需要小心翼翼地应对,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
陈安的这些要求,无疑是在这个复杂的江湖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
专家们议论纷纷,有赞同的,有反对的,短时间给不出明确回应,也算正常。
果然,不出陈安所料,当他刚站定。
徐峰脸上带着几分正式的神情,指了指身旁的黄华说道:
“陈安,这位是黄华同志,你之前也见过了,就不用我多介绍了!”
陈安微笑着点了点头,走上前去,与黄华热情地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
寒暄过后,黄华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问道:
“陈安同志,你之前提议的军地合作科研项目,上面已经核准通过了。
听说你在钢材冶炼和加工方面颇有造诣,我想问问,你对耐压钢材了解多少?”
“略懂一些。”
陈安微微扬起下巴,神色淡然地回答道。
接着,他反问道,“黄工,你是想问那种可以制造潜艇耐压壳体的耐压钢?”
黄华一听,脸色瞬间一变,眼中满是惊讶和警惕。
要知道,潜艇耐压壳体可是国家最为机密的内容之一。
除了相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外,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信息。
他皱起眉头,语气带着几分质问:“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陈安看着黄华紧张的模样,忍着翻白眼的冲动,耐心地解释道:
“这有什么难猜的。黄工,你忘了我的导师是张维安教授了吗?
当年我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就接触过不少关于耐压钢的知识,后来在山钢研究院也深入研究过。
而且,黄工你是海军的技术专家,耐压钢对于海军来说,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当然就是潜艇耐压壳体了,这不难推断出来吧。”
黄华听了陈安的解释,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他接着问道:“那你知道现在国内耐压钢的屈服强度是多少吗?”
陈安微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这个嘛,现在国内主要使用的耐压钢应该是390MPa级的907钢。至于更好材料的数据,我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陈安心里对这个数据了如指掌,甚至全球各大国的耐压钢数据,他比黄华了解得都要清楚得多。
毕竟在后世,这些秘密都是公开信息了。
但是,这些数据在当下都属于绝密信息,他可不能随意透露。
一旦他说出这些,不仅合作研究的事情可能泡汤,恐怕眼前的徐峰会立刻找他去喝茶,追问他的信息来源了。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拉伸或压缩等外力作用时,从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的临界应力值。
当外力超过这一临界值时,材料将发生永久性变形,即使去除外力也无法恢复原状;
而当外力小于这个值时,材料在去除外力后还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耐压壳是潜艇的核心结构部件,其重量占潜艇总重的1/4-1/2,是潜艇浮力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深水压力的主要承受者。
为了提高潜艇的各项战术性能,尽可能增加潜艇的下潜深度,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是根本的办法。
所以,耐压钢的性能对于潜艇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黄华如此关注耐压钢相关数据的原因。
黄华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只要不是泄密就好。
他轻轻整理了一下衣领,神色庄重地看向陈安:
“那我现在正式跟你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了新一级的耐压钢,将其命名为921钢。
在实验室环境下,它的屈服强度能够达到590MPa,这原本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是,一旦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实际屈服强度却只能达到420MPa,这其中的差距着实不小啊。”
说到这里,黄华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脸上满是忧虑:
“这样的性能,将严重限制我们潜艇的作战能力。
据我们精确计算,用这种耐压钢制造潜艇,其下潜深度只能达到200-230 米。
可我们通过多方渠道获得的情报显示,鹰酱和毛熊他们的潜艇下潜深度都能轻松达到350米以上。
你想想,这差距得有多大啊!下潜深度可是衡量潜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深度不够,这将让我们海军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处处受限。”
黄华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而这次,上面批准的合作项目的研究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研发耐压钢新的生产和加工工艺,大幅提高耐压钢的屈服强度。
这可是我国军用舰艇发展项目的重点计划,力求打造出国产先进特种钢材,彻底摆脱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制约。
你想想,如果我们能成功,那将为国家海军力量的提升带来质的飞跃,在国际舞台上也能更有底气。
你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部里一定会尽力满足。”
陈安直截了当地问道:“那部里能提供多少资金?”
“这个嘛……”
黄华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情,
“你也知道,国家目前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部里的资金方面压力确实很大。在这种基础材料研究项目上,资金分配一直是个难题……”
黄华毕竟是个厚道人,说到这里,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陈安这个项目的研究方向,是属于基础材料研究。
这种研究,全国有不少单位都在做,但成果却寥寥无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研究耗费巨大,做一次实验,那花钱就跟流水似的。
很多时候,理论上做得再出色也没用。
要把这些理论真正落实到实践,那还差得很远很远,这中间需要投入的资金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喜欢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