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常德府,武陵城,西城常武门,残破的城门楼上。
足智多谋的军中诸葛,谋士朱应升,听完洪承畴的解释后,再一次惊爆惊呼,目瞪口呆。
“15万?20万?”
“夔东,忠贞营?”
“不可能吧,闯贼李自成,逼死了崇祯啊”
“福建,郑逆海盗?”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联手,一起围攻福建?”
太恐怖了啊,大西南的朱明余孽皇帝,竟然彻底拿下了忠贞营。
这个太逆天了,大名鼎鼎的忠贞营,是流寇皇帝李自成的嫡系子孙啊。
遥想15年前,就是李自成狗贼子,逼死了歪脖子大帝,崇祯皇帝,导致明朝四分五裂。
同样,也导致了朱应升这帮读书人,走投无路,最后投入满清的怀抱。
再有,就是福建的郑逆,实力如此强劲,为何不联手呢,干掉福建的清军。
最后,再合兵一处,一路北伐,直接攻击江浙,光复他们的旧都啊。
“壁星啊”
“勿要激动”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老树皮洪承畴,对朱应升的反应,见怪不怪了,摆了摆手,随意回了一句。
“忠贞营”
“地处夔东,山高水深,三省交界处,穷乡僻壤的,能不能吃饱活下去,都是个大问题”
“再有,朱家贼拿下了贵州,兵峰都杀到了这里”
“忠贞营的地盘,已经连接上了,等同于被他们半包围了”
“李来亨的军队,粮饷不足,兵械老旧,老弱病残,除了投朱家贼,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忠贞营,李来亨,李自成,崇祯皇帝”
“呵呵”
“那又怎么样?”
“朱家贼子皇帝,连尚可喜都敢收降,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所以说,老夫估计啊,这个朱家贼皇帝,回师云南,忠贞营肯定是他的目标之一”
打了一辈子老仗的洪承畴,坟头土都埋到鼻子底下了,狗鼻子灵得很。
大西南的朱家贼子皇帝,有胆子受降尚可喜,肯定也有胆魄,彻底拿下忠贞营。
至于那个忠贞营的爷爷,流贼皇帝李自成,算个屁东西啊,死都死了。
一个合格的成年人,精明老辣的皇帝,只会看重到手的利益,谁还讲究对错啊。
更何况,忠贞营扎根夔东府,穷的一塌糊涂,吃饭都成问题,打仗更是奢侈品。
如今,又被明军半包围状态,除了投靠朱家贼子皇帝,也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了。
“至于,那个厦门郑逆”
“呵呵”
“孤悬海岛,靠海吃海,也就是披着明贼的外衣而已,听宣不听调,独立军阀而已”
“朱家贼子皇帝,军政一把抓,即便是想用,也不敢用啊”
“一旦打下了福建,郑逆海盗上岸了,爆兵抢地盘,势力更强大,将来又是尾大不掉”
这一次,日思夜想,苦心孤诣的洪承畴,头发都想白完了,也终于猜对了朱皇帝的心思。
没错的,横跨大西南五六个省的朱皇帝,就是忌惮厦门的郑氏海盗集团。
由此,当初拿下广东省的时候,硬是停下了脚步,断然拒绝郑氏的求助,更不想纳郑氏女入宫。
老辣的洪承畴,就是猜对了朱皇帝的冷血,柿子捡软的捏,先搞定大西南的军阀再说。
很明显,大西南的朱明皇室,跟厦门郑氏,就是貌合神离,各行其是,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
“壁星啊”
“你看,城外的明贼”
述说了半天,老树皮洪承畴,也说得差不多了。
再次抬起干瘪的右手,遥指城外的明贼大营方向,对着自己的心腹,继续开口说道:
“这个李定国”
“已经变了,一改过去的迅疾如风,变的沉稳起来了”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就是跟咱们拼消耗,死缠烂打”
“朱家贼子皇帝,手握重兵,却一如反常,龟缩在昆明皇宫,宁死不东出”
“所以说”
“综合所有的情报,李定国和贼首朱雍槺,他们的所作所为”
“今天,老夫,可以肯定一点”
“城外的明贼,还有昆明的朱家贼,明面上,他们是打仗,鏖战在湖广,打生打死的”
“实则,他们是在拖延,用少量的钱粮和兵力,消耗咱们的军力”
“将来的某一天,时机一旦成熟,他们整兵备战完毕,就会冲杀出来,发动声势浩大的东征大战”
天底下,状元进士举人一大堆,谋士战略家,同样也不少。
就像这个洪承畴,进士出身,本身就是才智过人,足智多谋。
又做了一辈子的督师和经略,久经沙场,见识非凡,洞悉人性。
当然就猜得出,整个大西南,朱明余孽的战略,就是在等待时机,积蓄国力,伺机发动东征北伐。
“啊哈、、”
“东、、东、、东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