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嬴政和自己生日那天给全体官员放假,可是乐安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她只知道秦国官员团结勤奋,却没想到能勤奋到这般模样。
一年365天,若不是家中有重大事情发生,居然全年无休!
那所谓的重大事情,还是特指婚丧嫁娶,当然家中有事儿时请假的不算。
当乐安回到咸阳城,以瑞丰侯的身份开始正式混迹官场时,知道这么勤奋的上班安排时简直惊呆了。
随即庆幸自己是个不需要时刻上朝的自由人,否则这个瑞丰侯她都不想要了。
这简直就比记忆里的资本家还要狠,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最高领导人,嬴政同样是保持着相同的作息,这就更可怕了。
乐安心理早打定主意,现在大局未定,对此她不好过于干涉,
可等到天下一统的时候她一定要给这帮勤奋的牛马争取上5休2,或者退一步上六休一的福利待遇。
当燕国太傅冲破层层阻碍,来到被嬴政变相的封锁住耳目的燕太子丹面前时,嬴政就撤销了对燕太子的信息封锁。
所以燕太子丹也有能力派遣手底下的人,时刻向他汇报燕赵的战况到哪一步了。
等到他知道赵国已然快打穿燕国,离都城只有一城池的距离时,都快要绝望了。
嘴角的火炮更是如那雨后的蘑菇般,一层接一层的消不下去。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嬴政和赵王偃密谋的结果,
嬴政就是故意的,他要帮助赵王偃灭了他燕国,可是这样对他秦国又有什么利呢?
若不是他脑海里,还记着之前每次见面时,嬴政所承诺的燕国不会灭,他此时都要赶回燕国,和燕国共存亡了。
抱着最后的一丝奢望,燕太子再一次求到嬴政面前,请他立即派秦兵助燕时,听到肯定的答复,第一时间压根就没反应过来。
等到嬴政坚定的说了第2遍时,燕太子才不敢置信地小心求证
“你说的是真的,你真的会立马派兵助吾国?!”
嬴政肯定的点头。“丹,你和吾可是儿时的好友,吾何曾骗过你,吾说过燕国不会被赵国灭了,就一定不会”
因为它最后只会灭在秦国的手里,看着好友喜极而泣,嬴政垂下了眼眸。
给了燕太子丹片刻的时间发泄情绪,又好像是为了让太子丹真正的放下心来般,
嬴政当着燕太子的面,命王翦率领大军直奔赵国。
燕太子丹不知道,随着王翦大军出发,还有三封密信快马加鞭的已经先一步出了咸阳城。
其中有两封信是送到蒙恬蒙毅的手上的,另一方是送到了赵王偃的手上。
有一波大军来袭,哪怕赵王偃此时的注意力都在燕赵战场上,那也是瞒不过去的,因此秦王直接修书一方。
即将取得大战胜利的赵王偃,看到嬴政的书信没由来的咯噔一下,可随即想到秦赵盟约,又将莫名涌上的不安强按下去了。
原来嬴政直接在信里说,燕国派了他们的太傅请求秦兵的支援,
且韩魏两国,也一同派了使臣劝说其助燕,这兵他不得不出。
但碍于秦赵盟约,嬴政硬是拖到了现在。
在信里,嬴政先提前祝贺赵王偃心愿达成,随后才说的他派出来的这20万大军只是为了降攻,并不是真的要与赵国开战,请赵王偃放心。
赵王偃怎么可能因为一封信就放下心来,将仍然留守的大臣们召集到一起,探讨秦王政的这封书信有几分可信。
因为心虚而格外老实的赵佾,此时终于忍不住了,他认为秦兵的这20万不可信?
“王上,此时彭煖将军率领主力全都在燕国腹地,
李牧率领的大军,被魏韩两国牵制,无法动弹。
若嬴政这20万大军是真的攻赵,吾国大军根本来不及赶回来,
所以应当郑重以待,调遣边军在秦国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拦截,一旦对方真的发起进攻, 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抗”
然而就在赵王偃犹豫不决的时候,本应被魏韩两国牵制的李牧突然出现了,原来李牧和赵佾从未真的相信过秦朝盟约。
偷偷的将5万战士调遣到了邯郸城下,这让原本还犹豫的赵王偃,突然就下定了决心。
“你本应该在伐燕的战场上,为何还留在此?”
李牧不慌不忙的没有任何表示,还是赵佾出口解释。
“将军一直担心秦国有诈,因此一直派遣斥候在秦国必经之路上观察着,对方一有动静,将军就连夜赶了回来”
赵王偃不置可否“那5万兵将又是怎么回事儿?寡人不是已经将人派出去了吗?”
这次李牧不再端着了,而是特别理直气壮告诉赵王偃,这些人全都是等候粮草的。
赵王偃闭眼,不顾赵佾李牧等人的多番劝阻,仍然选择,全力攻打燕国。
直到所有人都退下,才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在地,无论赵佾和李牧到底是何居心,就凭他们瞒着自己调兵遣将,他们就不可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