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暂稳余波起,天罗阴谋再降临
展昭苏醒后,在包拯的悉心安排下,于开封府中安心养伤。府内一片忙碌,众人虽因铲除京城内应而稍感欣慰,但深知“天罗教”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故而丝毫不敢懈怠。
这日,包拯与公孙策在书房商议下一步对策。包拯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公孙先生,‘天罗教’此次在京城受挫,必定怀恨在心,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提前谋划,想好应对之策。”
公孙策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天罗教’势力庞大,根基深厚,此次京城内应被破,他们定会更加谨慎行事,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依我之见,我们需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天罗教’的动向,同时继续巩固京城的城防,以防他们再次突袭。”
包拯微微点头,说道:“情报收集一事至关重要。只是‘天罗教’行事诡秘,我们的情报网虽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不知公孙先生有何良策?”
公孙策思索一番后,缓缓说道:“大人,我们或许可以从‘天罗教’内部入手。那些被抓获的内应,我们可对其进行攻心之术,许以重利,说不定能从他们口中挖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顺藤摸瓜,打入‘天罗教’内部。”
包拯眼神一亮,说道:“此计可行。公孙先生,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小心谨慎,切莫打草惊蛇。”
公孙策拱手应道:“大人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
与此同时,在“天罗教”的一处秘密据点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教主一脸阴沉地坐在首位,下方站着一群神色惶恐的教徒。
教主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一群废物!京城的内应竟然如此轻易就被包拯一锅端了,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一名教徒战战兢兢地说道:“教主息怒,包拯那老狐狸诡计多端,我们一时疏忽,才中了他的计。”
教主冷哼一声:“哼,还敢狡辩!此次行动失败,不仅损失了众多兄弟,还打乱了我们的全盘计划。现在包拯必定有所防备,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这时,一位身着黑袍的谋士走上前,说道:“教主,包拯现在必定认为我们会再次对京城下手,加强了京城的防备。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避开京城,在其他地方制造事端,分散包拯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在京城实施真正的计划。”
教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问道:“具体该如何实施?”
黑袍谋士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可以在临近京城的几个城镇制造混乱,煽动百姓闹事,让包拯不得不派兵去镇压。同时,我们在京城暗中准备,一旦包拯的兵力分散,我们便一举攻打开封府,夺回被抓的兄弟,顺便将‘乾坤计划’继续推进。”
教主听后,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立刻派人去临近城镇煽动闹事,同时在京城加紧准备。记住,此次行动务必谨慎,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且说展昭在开封府调养了几日后,伤势已有明显好转。他闲不住,便找到包拯,说道:“大人,我伤势已无大碍,不能再在此养伤了。‘天罗教’一日不除,京城就一日不得安宁。让我出去打探打探消息吧。”
包拯看着展昭,关切地说道:“展护卫,你的伤势虽有好转,但尚未痊愈,不宜太过劳累。还是再休息几日吧。”
展昭坚决地说道:“大人,我已休息多日,实在坐不住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在此安享清闲。况且,我对京城周边较为熟悉,打探消息也方便。”
包拯见展昭态度坚决,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展护卫。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自身安全。一旦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来汇报。”
展昭点头道:“大人放心,我定会小心行事。”
展昭离开开封府后,便开始在京城周边四处打听消息。他乔装打扮成一位普通的商旅,穿梭于各个城镇之间。在一个名为杨柳镇的地方,展昭发现这里的气氛有些异样。百姓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神色慌张。
展昭拉住一位老者,问道:“老人家,请问这镇上发生了何事?为何大家都如此惊慌?”
老者警惕地看了展昭一眼,说道:“你是外来的吧?最近镇上突然来了一些人,到处宣扬朝廷的不是,煽动大家闹事。听说邻镇已经有人开始闹事了,我们这儿恐怕也快了。”
展昭心中一惊,心想难道这就是“天罗教”的阴谋?他继续问道:“老人家,您可知道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长什么样?”
老者摇摇头,说道:“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们都是些陌生人,穿着打扮也很普通,混在人群中很难分辨。”
展昭谢过老者后,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他在镇上四处寻找那些可疑之人的踪迹。终于,在一家客栈里,展昭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聚在一个角落里,低声交谈,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