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对着司马炎行了一礼道:
“敢问晋王,如今咱们的兵马粮草器械准备的如何了?”
司马炎心道,这些事情不都是你们这群人在操心吗?
怎么反倒是问起我来了?
不过司马炎还是说道:
“前些日子茂伯他们不是才汇报过。”
“士兵已经抽调的差不多了。”
“只是粮草和军械之类的,略有不及。”
“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完全可以行征讨之事。”
贾充却摇了摇头说道:
“那晋王以为,这次收回长安需要多久?”
司马炎皱起了眉头。
这个问题他还真是没有怎么考虑过。
他只知道长安必须拿回来,否则自己绝不可能名正言顺的让曹奂禅位。
至于需要多长时间,那本来就不是身为晋王的他应该考虑的问题。
贾充箭司马炎不说话,接着说道:
“司马攸坐拥两州之地。”
“虽然兵马粮草都不如我们。”
“但关中到底是一片沃土,再兼四塞之要冲。”
“绝不可能一战而下之。”
“故臣以为,短则两三年,长则十数年,方能夺回长安。”
“如今我们既要和南边的吴国对峙,又要时刻提防蜀国从魏兴和上庸杀入中原。”
“到时候所消耗的粮草器械必然如山如海。”
“晋王觉得在暂时丢失了雍凉二州之后,可能轻易筹措得来支撑五年以上三方之战的粮草?”
司马炎再次陷入了沉默。
这个问题他倒不是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没有深入的思考罢了。
现在听到贾充的一番分析,顿时觉得整件事变得 棘手无比。
“那依贾卿之见,当如何是好?”
贾充叹了一口气说道:
“臣就是想到这些艰难,才会希望晋王把边关百姓撤入内地。”
“一来可以减少百姓伤亡。”
“二来还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
“只要将边关化为一片无人之地,让那些鲜卑人没有地方获得好处,根本不用消耗朝廷任何力量,就可以让他们退兵。”
司马炎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道理倒是这个道理,但是那些百姓该如何安置?”
司马炎的担忧和卫瓘一样,贾充的建议完全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更多的做法。
然而贾充听到司马炎的话后,脸上却露出一抹笑意:
“晋王,咱们为何要安置这些百姓?”
“完全可以把这些百姓转化成粮草,供大军所用啊!”
听到贾充的话,司马炎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杀人为粮的场面。
当初曹操是做出过这样的举动,但那也只是偶尔的应急之用,杀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
整个边关百姓那么多,全都杀了那得是一副什么样的地狱惨状?!
贾充,你也太狠了吧!
看到司马炎的眼神,贾充立刻就知道对方会错意了。
于是赶紧说道:
“晋王,臣不是那个意思!”
“臣的意思是,可以用这些百姓换粮草回来!”
司马炎见不是要杀人为粮,心中立刻松了一口气。
“那你打算怎么换?”
贾充说道:
“想要支撑数年之战争,必然要囤积大量的粮草。”
“如今大魏的赋税本就不算轻,再加上之前先晋王在时,曾经接连加征了数次赋税,以应对危局。”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大魏的百姓已经榨不出什么油水了。”
“与之相反,大魏各大豪族却富得流油。”
“这些豪族动辄便坐拥几万乃至几十万顷的土地,且几乎不用缴纳任何赋税。”
“日积月累之下,不知道储存了多少粮食。”
“咱们大可以以边关百姓为筹码。从这些人手中换取粮食来维持战争。”
司马炎听到贾充的话,稍加思索之后,便摇头道:
“贾卿,那些豪族之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本身就有许多奴仆供他们驱使。再添这么多的百姓,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之外。”
';“根本不会有任何好处,他们为什么要用粮食换那些百姓?”
司马家本身就是河内大家族,所有世家会的门道,司马家几乎都有。
世家手里是掌握着许多的粮食,可那些粮食也是从土地里耕作出来的。
而且几乎所有土地都有足够的奴仆进行耕种。
换句话说,再添奴仆的话性价比不高,是一笔赔钱的买卖,人家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贾充闻言,自信的说道:
“要是再加上并州的那些土地呢?”
司马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贾充你疯了!”
“且不说这些土地本就是有主之人。”
“那些豪族本身就占据许多土地,再给他们增加土地,岂不是更加助长他们的气势?”
情急之下,司马炎竟然直接喊出了贾充的大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