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官员又念出第二道:“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打一蔬菜。” 台下众人陷入沉思,有人小声嘀咕,有人低头苦想。突然,一位小姑娘脆生生地回答:“是莲藕!莲藕白白胖胖长在泥里,还有好多小孔,能凉拌也能炖汤。”众人恍然大悟,纷纷为小姑娘的聪慧鼓掌。
官员微笑着,继续念出最后一题:“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这一下,人群里讨论得更加热烈,有猜兔子的,也有猜老鼠的。最终,一位老者不紧不慢地站起身,笃定地说:“是兔子,老鼠可不光吃菜,这题答案必定是兔子。”官员拱手称赞,确认答案无误。
答对题的百姓,都从官员手中领到了精美的小礼品,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智慧的气息,为这热闹的元宵佳节又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
官员神色神秘,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第一道难题:“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打一生活用具。”台下众人瞬间安静下来,个个紧锁眉头。有人小声嘀咕猜测是竹篮,有人觉得是扫帚,却都不太确定。
紧接着,第二道谜题来了:“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植物。”这题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有的说像大蒜,可又觉得描述不够精准,场面一时陷入僵局。
最后一题,官员提高音量:“一物三口,有腿无手。谁要没它,难见亲友。打一日常用品。”人群里一阵骚动,大家绞尽脑汁,有人猜是裤子,有人猜是凳子,可都被官员一一摇头否定,气氛愈发紧张,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烧脑的谜题挑战中 。
林牧满脸疑惑,扯了扯林恩灿的衣袖,小声问道:“哥哥,你知道答案吗?我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林恩灿嘴角上扬,自信满满地拍了拍林牧的肩膀,说道:“我来。”说罢,他向前迈了一步,声音清朗地给出了答案。
“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打一生活用具。”
林恩灿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这答案是撑船用的竹篙。竹子在山上时青枝绿叶,砍下来做成竹篙,常年在水中浸泡,自然面黄肌瘦。每次撑船提起竹篙,上面的水珠滴落,就像泪洒江河。”官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肯定。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植物。”
林恩灿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这说的是大蒜。大蒜一瓣瓣紧紧围绕蒜芯生长,就像兄弟围着柱子坐,当把蒜瓣分开,蒜的外皮可不就扯破了嘛。”此言一出,周围响起一阵恍然大悟的惊叹声。
“一物三口,有腿无手。谁要没它,难见亲友。打一日常用品。”
林恩灿胸有成竹,给出答案:“这是裤子。裤子有裤腰和两条裤腿,共三口,而且它有支撑的裤腿却没有手,人要是不穿裤子,自然没法出门见亲友。”众人纷纷鼓掌,对林恩灿的聪慧佩服不已,林牧也满脸骄傲地看着哥哥 。
城楼上,夜风吹过,皇上瞧着太后微微瑟缩的模样,满是关切地劝道:“母后,夜深天凉,小心感冒,咱们回宫吧。”
太后目光仍紧紧追随着台下林恩灿和林牧的身影,眼中满是眷恋,不舍地说道:“这俩孩子,真是越看越欢喜。”
皇上轻轻一笑,安慰道:“母后放心,我这就派人去跟他们说,稍后让他们去您那儿请安。” 太后这才点了点头,缓缓起身,一步三回头,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宫殿走去。
而此时,台下的林恩灿和林牧还沉浸在解谜的欢乐中,对城楼上的这一幕浑然不知。直到一位公公匆匆赶来,对着二人行了个礼,恭敬地传达了皇上的口谕。林恩灿和林牧连忙应下,与周围还在夸赞他们的百姓们告别,带着满心的愉悦,朝着太后的宫殿走去,准备与太后分享今晚的趣事 。
林恩灿与林牧一路疾行,很快便来到了太后的宫殿。宫殿内灯火通明,暖烘烘的热气瞬间驱散了他们身上的寒意。
刚踏入殿门,两人便齐刷刷地跪地请安:“孙儿给皇祖母请安,愿皇祖母福泽绵延,身体康健。”太后脸上笑意盈盈,连忙招手:“快起来,快到哀家身边来。”
待他们走近,太后拉着两人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今晚你们的表现可真是出彩,把这元宵节的热闹劲儿都给带起来了。”林牧笑嘻嘻地说道:“皇祖母开心就好,孙儿就是想逗您乐呵乐呵。”
林恩灿也跟着说道:“皇祖母,今日舞狮、解谜,孙儿满心都是欢喜,只盼往后每年都能陪您热热闹闹过佳节。”太后听了,眼眶微微泛红,连声道好。
几人围坐在一起,林恩灿和林牧你一言我一语,将今晚台下的趣事、百姓们的反应,绘声绘色地讲给太后听。讲到林牧舞狮时那些搞笑动作引得百姓哄堂大笑的场景,太后笑得合不拢嘴,直拍大腿:“你这孩子,就数你鬼点子多,也只有你能想出这么有趣的表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