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见过大皇子。”
范闲拱手朝李承儒行了个礼,随后便把宛央拉到了自己身边,一双狐狸眼紧紧注视着宛央,半点不舍得从她身上移开,
“总算是回来了,你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我…跟父亲他们都特别挂念你。”
宛央同样拉着他一只胳膊不舍得撒手,噙着笑道: “嗯,我也想你们大家,特别特别想。”
二人视线相对,眼里是只有对方才能看懂的笑意。
范闲视线在她身上打量了好几遍,见她下巴都尖了,心疼道: “这出了趟远门,人怎么瘦这么多,你们使团不给你吃饱饭啊。”
宛央很想说是的,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古代路又不是那么平坦,坐马车简直就是活受罪。
不过身边二代和同事们还在呢,于是宛央也只能冲他眨了下眼,道: “没事,回头你多给我弄点好吃的补补,几天就养回来了。”
“没问题,包的。”
范闲比了个ok的手势。
两人看着对方笑,后又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宛央: 郁闷啊~
范闲: 憋屈啊~
待听到对方的叹气声,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刻,两人想法空前绝后的一致。
‘如果这不是在大街上,就能好好亲亲抱抱她/他了!’
要不是二人现在对外是兄妹关系,那她见到他后,第一时间肯定是开心地跳到他怀里,而范闲一定能很有默契的接住她,两人笑着问对方分开的日子里有没有想自己……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以一对兄妹的相处模式寒暄!
*
那边李承泽跟李承儒寒暄完,同样来到了宛央身边,盯着人注视了几秒,他开口道:
“瘦了。”
宛央应了一声: “嗯,一路舟车劳顿,吃不下多少东西。”
李承泽闻言扯了扯嘴角: “北齐的风光好吗?”
“挺好的,就是回程路上气候突然冷了些,可见天气多变。”
宛央一语双关。
他眸光明明灭灭,来回翻滚。
少顷,李承泽道: “咱们大庆偏南,常年四季如春。”
二人话里有话,字字句句相互试探,彼此说着只有对方才能听懂的话。
她轻声与他叙述着: “归来路上的风光很好,我原想采几朵京都没见过的花儿来给你瞧,可挑来挑去也没挑到中意的。”
“嗯。”李承泽平静应了一声,“你有这份心意就挺好的。”
宛央询问: “这一趟新鲜事很多,待我从宫里出来后,再去你府上同你好好说道说道,可好?”
李承泽移开视线: “你想来,来就是了。”
她又笑问道: “牡丹你叫人种好了吗?”
“嗯。”
他顿了顿,“其中几株洛阳锦开得最好。”
“那回头你带我去瞧~”
“好。”
二人一问一答,气氛并不如何热络,但矛盾中又带着点和谐,“至亲至疏夫妻”这句话,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诠释,尽管他们其实还不是夫妻。
……
范闲觉得,如果其中一方不是自己女朋友的话,他说不定还能说句般配,可其中一个人是他女朋友,他就完全不嘻嘻了。
然而范闲不嘻嘻,有二傻子嘻嘻,才十四岁的李承平小朋友就很嗑,他主动凑了过来,语带感慨:
“啊~,二哥和郡主感情真好!”
听出些许不对劲的李承儒: “……”这个弟弟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李承乾则一点都不想放过挤兑李承泽的机会,他用力拍了下大腿,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开心:
“三弟这话说得好,我也觉得父皇这婚赐得妙极了,二哥跟郡主真可谓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呐,大哥说是不是?”
岳父不助力,大舅哥嫌弃,俩人感情还不合,妙啊!
视线扫过李承泽和范闲的脸色,李承儒没接这话,只笑着转移话题道: “我瞧着时候不早了,要不咱们先进宫拜见父皇?”
我才回来,别扒拉我。
太子:“大哥说得是,都怪弟弟见到大哥太开心,险些疏忽了,咱们这就进宫。”
宛央身为使臣,自然也得先拜见过庆帝才能回家,五人便这么一道进了宫。
皇宫内,庆帝早已摆上了宴席,见人来齐后招呼着自家几个好大儿坐下。
该说不说,庆帝狗是狗,生的几个儿子却是各有千秋,一个比一个好看,五个大帅哥排队坐在一起,画面不是一般的养眼。
这真是‘红豆生南国,大庆多男模’!好看,爱看!
见宛央站着,庆帝还招招手示意宛央也坐。
宛央:来活了。
她没坐,而是直接提起下摆跪了下去。
“启禀陛下,灵安有事上奏。”
话音落下,殿内有片刻安静。
几乎是宛央跪下的瞬间,桌上五人就齐齐朝她看了过来,心思各异。
*
李承儒不动声色放下筷子,心里暗暗思忖,这么郑重,明显是大事,对方才出使北齐回来,难道跟这方面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