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护城河上的光影戏台开始新剧了!”百姓们举着火把涌向河岸。这次投影的不是神魔故事,而是真人演绎的治沙英雄事迹——沈青禾如何在风沙中栽种胡杨,王长顺怎样用陶砖固堤。演到感人处,台下老妇抹着眼泪:“原来那些黑疙瘩似的陶砖,救了咱的命!”】
【绸缎庄老板赵有德的店铺前,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参与‘商海博弈’,赢了就送净水培育的荷花!”他扯着嗓子吆喝,算盘拨得飞快。忽然有人指着棋盘惊叫:“赵老板,你这‘诚信经营’格奖励翻倍,是不是亏本了?”】
【赵有德哈哈大笑:“自从跟着陈大人学游戏,我算明白了——人心才是最大的财源!”】
【元宵前夜,突发状况打破了平静。】
【“陛下!南边驿站传来急报,运河冰面开裂,漕运受阻!”兵部尚书满头大汗。】
【沈青禾却镇定自若:“用治水时的浮岛滤污装置!将中空陶砖绑在一起,既能破冰,又能承载物资。”】
【王长顺一拍大腿:“再加上治沙的防风板,改装成破冰犁!”】
【朱由检拍案:“准了!命沿途百姓协助,若成,此功当记在新年创新簿上!”】
【当元宵花灯亮起,京城又添新景。】
【孩子们举着“生肖机关灯笼”追逐嬉戏,轻轻一按,灯笼上的小老虎就会眨眼;茶馆里,老人们玩着新出的“运河漕运棋”,边下棋边讨论今年的破冰奇策;皇宫内,朱由检亲自参与设计的“新年许愿机”正式亮相——百姓将愿望写在特制的滤水纸上,投入机器,经净水藻净化后,化作漫天“心愿灯”。】
【“陈卿,你说这些创新,会永远传下去吗?”皇帝望着夜空问道。】
【陈子墨望着远处百姓脸上的笑容,轻声道:“陛下,当游戏融入生活,当智慧照亮苦难,这创新之火,早已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种子。”】
【春风渐暖时,第一批太阳能炊具送到了田间地头。看着农妇们用聚光镜烧开的热水煮饭,王长顺蹲在田埂上嘿嘿直乐:“没想到,过年时瞎摆弄的玩意儿,还真成了!”】
【沈青禾擦着汗补充:“这叫‘创新无闲时’,就像这河水,永远奔涌向前。”】
【夕阳西下,紫禁城的飞檐上,新年的聚光镜仍在静静等待下一次光芒。而在大明的广袤土地上,更多的创新故事,正在烟火人间悄然生长。】
【春耕时节,京郊农田里传来阵阵惊叹。】
【“快看!那陶砖搭的大炉子真的把水烧开了!”老农李二叔围着太阳能炊具打转,壶嘴喷出的白汽裹着米香。王长顺蹲在一旁调试聚光镜角度,粗粝的手掌蹭着陶砖上未干的泥水:“把镜面再抬高两寸,火头更旺!”】
【与此同时,紫禁城书房内,陈子墨展开一卷泛黄的图纸。】
【“陛下,这是民间匠人新琢磨的‘水力时钟’。”他转动齿轮,木质人偶随着水流声依次弹出,“卯时打更,辰时报晴雨,还能提醒您批阅奏章。”】
【朱由检凑近细看,龙袍扫过案头的百晓生问答灯:“妙!若将这机关与《农政全书》结合,能否做出节气提醒装置?”】
【消息传到民间,工坊里再度热闹起来。】
【“东家,咱们绸缎庄也该整点新花样!”小伙计擦着汗,“用净水灯的夜光藻染布,夜里能发光!”】
【赵有德捻着胡须沉思,突然一拍柜台:“好主意!再推出‘游戏兑换券’,玩商海博弈赢布票!”】
【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陈大人!南边来信,太阳能炊具遇阴雨天就失灵!”衙役递上急报。】
【工坊内,众人眉头紧锁。汤若望突然举起玻璃瓶:“在欧洲,我们用松脂封存阳光,或许能……”】
【“用储能砖储存日光热能,再混进松脂!”沈青禾打断他,抓起陶砖模具,“王师傅,咱们连夜改良!”】
【改进后的储能陶砖不负众望。】
【“这砖摸着烫手,晚上还能当暖炉!”李二叔抱着新陶砖笑开了花,“做饭取暖两不误!”】
【消息传开,各地纷纷效仿。西域商人带着葡萄美酒前来交换技术,东瀛使者捧着折扇求购水力时钟图纸。】
【盛夏,护城河上的光影戏台迎来新剧目。】
【“快看!是咱们村治沙的故事!”河套百姓挤在岸边,看着胡杨林中的自己在光影中穿梭。当演到牧民哈斯其其格献出羊粪肥土的情节,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秋意渐浓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擂台赛”在应天举行。】
【“我这‘风筝气象仪’,飞得越高,预报越准!”少年举起竹制风筝,尾巴上系着湿度试纸。】
【“瞧瞧我的‘自动舂米机’,用治水的水车原理,省时省力!”老工匠转动轮轴,石臼有节奏地起落。】
【陈子墨穿梭在人群中,目光被一个木盒吸引。打开瞬间,百晓灯的光影投射出“创新永不停”五个大字,制作者竟是当年在游戏摊位换糖葫芦的孩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