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仁摩挲着粗糙的管壁,目光投向草原深处:“派人追查火器来源。巴图尔背后,恐怕还有更大的势力。”话音未落,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闯入:“报!哈日查盖的飞鹰部突然撤离,还劫掠了明军三座粮草营!”】
【王勇怒不可遏:“果然是喂不饱的狼!末将这就追上去!”陈守仁却抬手制止:“穷寇莫追。立刻加固营寨,严防偷袭。” 】
【与此同时,京城乾清宫内,朱由检盯着巴图尔的降表,龙颜阴沉。】
【“飞鹰部背信弃义,此等反复小人,必须严惩!”兵部尚书拍案而起。孙承宗却摇头:“陛下,草原部落如天上繁星,剿杀不尽。臣以为,可许哈日查盖为王,分化草原各部。”】
【朱由检冷笑:“先将巴图尔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至于哈日查盖……”他握紧拳头,“派人送去空印信,命陈守仁见机行事。草原,绝不能有第二个巴图尔。” 】
【宣府大营,陈守仁展开皇帝密诏,烛火在“便宜行事”四字上跳动。】
【“大人,哈日查盖派人送来战书。”亲卫呈上染血的羊皮卷,“他扬言要为巴图尔报仇,还说……”亲卫压低声音,“说您私通瓦剌,故意放巴图尔生路。”】
【陈守仁猛地将战书掷入火盆:“血口喷人!传令下去,明日全军拔营,直捣飞鹰部老巢。”陆承钧却皱眉道:“将军,粮草不足,且哈日查盖熟悉地形……”】
【“我们还有一招。”陈守仁掏出一枚刻着瓦剌图腾的腰牌,“巴图尔营中缴获的。派人扮成瓦剌使者,诱哈日查盖上钩。” 】
【三日后,飞鹰部营地。哈日查盖把玩着“瓦剌大汗”的密信,眼中闪过狐疑。】
【“大汗真愿助我统一草原?”他盯着假使者。假使者从容答道:“大汗说了,明军火器厉害,需借您的骑兵之力。今夜子时,里应外合,共破陈守仁!”】
【哈日查盖大笑:“好!只要明军一败,这草原……”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马蹄声打断。探马急报:“明军主力朝西北而去,似要攻打瓦剌!”】
【假使者心中一紧,却强作镇定:“这定是陈守仁的调虎离山之计。大汗命您按原计划行动!”哈日查盖摩挲着腰间弯刀,突然寒光一闪,削掉假使者的半只耳朵:“汉人诡计多端,先押入地牢!待我探清明军虚实……” 】
【深夜,陈守仁站在山丘上,望着飞鹰部方向的火光。】
【“将军,哈日查盖果然分兵去追‘瓦剌军’了。”王勇兴奋道。陈守仁却举起火把晃动三下,远处立刻亮起回应的信号:“陆指挥那边得手了。传我令,全军突袭飞鹰部!”】
【当明军如潮水般涌入营地时,留守的老弱妇孺发出惨叫。陈守仁望着跪地求饶的哈日查盖妻子,心中闪过一丝不忍,却还是下令:“一个不留。把消息放出去——敢背叛大明者,满门皆灭。” 】
【半月后,草原各部首领齐聚宣府。陈守仁将染血的飞鹰部旗帜掷在地上。】
【“哈日查盖已伏诛。”他扫视众人,“陛下仁慈,愿封你们为王。但有一条——”他抽出寒光凛凛的长剑,“谁敢再举反旗,这剑下的亡魂,便是下场!”】
【部首领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跪地:“愿降大明!”陈守仁收起剑,望向京城方向。这场草原叛乱看似平息,可瓦剌的火器、神秘的幕后黑手,还有那些未燃尽的战火,都在暗处蠢蠢欲动,等待着下一次爆发。 】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将战报平铺在舆图上,手指划过宣府防线:"徐达,若换作你,如何破这草原困局?"徐达展开边军布防图,铠甲缝隙渗出盐渍:"陛下,臣建议先断其粮道。草原大旱,巴图尔必依赖中原互市。"
刘伯温抚须翻开《武经总要》:"古有'以夷制夷'之法,可分化草原各部。飞鹰部落若肯结盟,需许以实利。"常遇春挠着络腮胡憨笑:"直接杀过去痛快!当年打王保保,不就是硬啃下来的?"
朱元璋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殿外旌旗:"传令陈守仁,固守三关,同时派使者携带牛羊粮食,暗中联络中立部落。"他顿了顿,"告诉户部,准备三万石粗粮,必要时开仓济边。"
永乐位面
朱棣用放大镜仔细查看草原地形图,突然问郑和:"你七下西洋,可曾遇过类似分敌之策?"郑和单膝跪地,航海日志滑落半角:"回陛下,南洋诸国常以联姻结盟分化敌手,或可借鉴。"
解缙推了推眼镜,展开空白奏折:"建议设立'九边经略司',统筹钱粮与情报。"姚广孝转动佛珠,凝视烛火:"草原如流沙,强攻易陷。需以利诱之,以威服之。"
朱棣将图卷卷起,沉声道:"着锦衣卫加强草原谍报网。"他望向夏原吉,"拨五十万两白银,其中二十万专用于收买部落首领。"夏原吉翻开账册:"陛下,这开支......"皇帝抬手:"只要能稳边,花得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