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裂口小则几毫米,大的长达十几公分,大量细密的泥土从这些裂口处甩落出来。
“不要紧,我要的是剥离泥土的数据,继续摇!”
雷洪汕见状也知道问题出在了哪,继续让人摇动滚筒进行测试。
而想明白这点的矿工们也不在意跌落出来的泥土矿料,继续摇动着。
当经过五分钟搅动的矿料倒出来之后,里面存留的泥土明显比第一次测试要少一些,毕竟部分泥料已经掉落到地面上。
经过五分钟的搅动摔打,石块上的泥土剥离的更加彻底,只有部分异型石块里面的泥土死死的躲藏在缝隙、凹坑中。
不过这些石块,雷洪汕已经决定利用人工进行目测检视,那些外表已经没有泥块的石头直接可以当废料丢弃。
而那些还存留部分泥块的石头则是可以汇聚起来单独的给它们再来一次滚筒洗礼,或者是扔到水里泡软泥块后剥离,如果实在太费工时的话就放弃这一步操作,损失上面这点黄金也能接受。
可以说,剥离实验是基本上成功了,但为何说成功了一半而失败了一半呢。
因为破裂的铁皮失去了密封存留泥料性能,导致在工作中跌落出部分泥料。
但是!!
但是啊!!
偏偏是这部分跌落的泥土,给了雷洪汕更妙的想法。
“BOSS,抱歉啊,我这就换上新的铁皮。”
塔克看到雷洪汕盯着那些大小不一的裂缝,以为是老板有些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但是没想到雷洪汕一拍塔克。
“换个屁啊!拆掉!全都给我拆掉!这么好的天然吹除法,为啥我现在才想到呢!!有这玩意,还要啥搅拌车啊!!”
被雷洪汕大力一巴掌拍过来的塔克差点没被拍趴下,只能龇牙咧嘴揉搓着自己的肩头,不明白自家老板为何突然要让自己把所有的铁皮拆掉。
“瘦猴,去扛一个工作扇来!”
但是下一句话,就点醒了布莱克,他不等塔克动手,便冲上去,用工具拆掉滚筒中的铁破铁皮,只留下骨架。
“笨蛋,我们要的是含有黄金的泥料,它从高处掉落下来的过程中,风就能把那些粉尘直接给吹走了!”
布莱克的解释让现场所有人明白了老板的想法,纷纷上前帮忙。
很快,清除掉铁皮的滚筒骨架便第三次送进去一批矿料,旁边的三叶工作扇也开始工作起来,强劲的风迅速的吹动着滚筒里不断破碎的泥土粉尘远去。
这一次众人只转动了三分钟就停了下来。
石头上附着的泥土在三分钟的摔打滚动中掉落不少,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跌落的泥土却并没有达到雷洪汕心中需求的那种程度。
“缝隙太大了,导致泥块很容易掉落出来,风扇吹不动这些泥块。”
众人也不是傻子,立刻分析出了问题的根源。
找到问题根源那还不好解决吗?
很快,更多角钢出现在现场,布莱克操刀拿起焊枪,滋滋滋的往空隙的位置缩减缝隙,而机械师塔克并没有干这活,他赶紧去仓库找来储备的电机和皮带,在其它人的帮助下,在旁边临时增加了一个动力架,成功的将手摇滚筒升级为了电动机械滚筒。
第四次的测试在一个多小时后再次开始,有了电动机这种无须人工费力的设备,滚筒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新的问题也马上出现。
电机转的太快,而皮带轮的减速不过多,导致滚筒转的过快,很多小体积的碎石和泥块在转动中甚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压在了滚筒壁上,吓得塔克赶紧停下设备。
这个可不开玩笑。
且不说无法翻滚摔落的石块没法进行破碎分离泥土,大量碎石产生的离心力会让筒壁产生巨大的压力,这玩意本来就是仓促焊接而成的,就这么点时间,一些虚焊、没焊牢的角钢直接和筒体崩脱。
再多转这么一下……
这玩意搞不好就要散架,到时候里面的碎石和钢条到处乱飞,四周还站满了人……
卧槽,那画面绝对和战场一样血腥!
发现问题不要紧,淘金客们从不怕面对问题,他们可不是只会哭唧唧的等待别人来帮忙解决问题的二货。
一号原型搓泥滚筒机至此正式结束了它的测试生命。
虽然它只存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但它为矿场做出的贡献被牢记在现场每个淘金客的心中。
当天晚上所有矿工们都没有休息,他们连夜加班赶制出二号原型机。
有了一号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二号机设计之初就避开了一号机的各种缺点。
首先人力是不可能再人力手摇的了。
电动设备必须是标配,塔克用钢管和大号角钢焊接出了一个坚固的底座,并调整了滚筒的直径和大小自重,优化了电机的传动和减速比,让整个过程又稳重又安全还省力的进行。
而最核心的滚筒骨架采用的是钢管和角钢的交错结构。
就是一根圆形的钢管,一根角钢交替放置,形成了滚筒的主体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