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一架中型商务直升机在距离地面三千英尺的高度,也就是一千米的位置快速飞行着。
这个高度地面上的人已经无法听到涡轮轴发动机的轰鸣声,肉眼也难以寻找到空中的那个小黑点。
飞机上的三名乘客一身丛林迷彩装,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不断的检查、整理和调试各种装备。
这三人自然就是杰夫他们。
诺鲁特一脸淡定的检查着装备,兰斯则是往脸上、脖子涂抹迷彩油,抹完自己后还不忘给旁边的诺鲁特抹上。
虽然只有他们三人,已知的消息是对方至少有五十人以上的武装人员,可他们却丝毫没有一点惊慌和害怕。
对于他们这些作战精锐小队来说,别说五十人……
以前他们干的活,都是秘密渗透到敌方腹地,进行秘密侦查和暗杀这类不能见光的黑活,别说五十人了,一旦降落,那见到个人都能归到敌人的队伍中去。
很多人都对特种兵有一种误区理解,好像特种兵就是能以一当百,一个能单挑一个连甚至一个团的牛逼存在。
但实际上这是个误区。
特种兵再强也只是一个人,他们依旧的遵循人类体能的极限范畴,不管是速度、耐力还有体能,依旧只是一个较为强悍的普通人而已。
别看影视剧里啥狙击手牛逼轰轰的,一旦开火给对方发现位置,游击队都能立刻摇人成百上千的进山围剿,换成是正规军队伍,更是直接使用迫击炮或者呼叫重炮对狙击手疑似藏身的位置进行火力覆盖。
跑?!
地里的老鼠都得被震死!
特种兵在战争中,交战能力并不比普通士兵强悍多少,他们更多的是进行敌后渗透,寻找敌方最有价值目标,进行情报分析且现场确认,指引导弹、飞机进行火力精准打击这类任务。
别看他们身上武器装备众多,但实际上他们恨不得出任务时这种武器装备一枪都不要打,一颗子弹都不要用上!
甚至心中都祈求着自己如同透明人一样,不要被对方发现。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任务完成方式,就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或者用一句诗歌来形容: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轻轻摆动激光引导器,带走地上的一众生命。
即便是明确强攻任务需要交火,也会尽可能的估测敌方兵力、火力配置,从而预判携带相应的重火力,例如火箭筒、反坦克导弹这类武器进行打击清除。
而杰夫他们这支小队,其实在从军时干的就是这类任务,所以别看他们只有三个人,但还真没有任何一点惊慌,他们三人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后续的营救队伍获取更多现场更准确的战术情报。
因为是商务型直升机,机舱内的隔音性能极好,不需要像普通直升机那样要带着厚厚耳罩,三个人都能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调试着各种武器和各种装备。
除了武器,他们携带的更多的还是各种不同的侦查设备。
例如上次赛克他们使用的大功率高精度的红外夜视探测仪器之外,还携带了小型的合成孔径雷达。
普通的光学成像仪器,例如相机都是通过肉眼可见光形成图像,红外探测仪是利用肉眼看不见的红外波形成图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装备都是二维的,也就是形成的图像只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图,但缺乏纵深、高度等这类准确的三维信息。
而这种孔径雷达是一种特殊的雷达,它通过接收发射回来的反射信号,通过高精密的特殊天线孔径,以及接收信号时,电磁波撞击目标产生的微弱反馈延迟,从而精确的计算出物体的大概三维轮廓。
简单的形容,这玩意特喵的可以直接扫描地形,直接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地图出来!
更牛逼的地方,是这玩意的电磁波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同时遇到山洞、地下掩体这种结构的建筑时,能通过电磁波从入口处钻入进去后反射回来,大概判断出其洞穴的初略大小、深度等一些基础信息。
这玩意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就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对象。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东方某大国对稀土矿提纯的技术研究,让以前动辄数米的大号雷达,现在能缩减到一个巴掌那么大甚至更小,现在东方某大国的合成孔径雷达甚至已经能用小型民用无人机携带上天进行快速大范围局部精度探测扫描。
(注:合成孔径雷达确实有这样的功能,但对于山洞探测的精度我找不到太多资料,但小型化确实已经做到小型民用无人机即可携带的五至十公斤级大小)
杰夫他们这次带来这种小型孔径雷达,自然就是想用这玩意从远处对矿井内部进行一个粗略的探测。
“还有十分钟到达预定降落点!”
前面的驾驶员转头向后面的三名乘客提示着到达时间,和上次营救行动一样,直升机不可能直接降落到现场,这只会惊动对方,直升机只能远远的降落在外围,然后依靠众人背负着装备渗透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