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生,我们单位属于国企单位,虽然大,各种海底泥沙的实体资料我们说实话确实不缺乏,但唯独没有海底黄金这部分的数据,因为海底情况复杂,能找到一块含金的海域并不是太容易。所以你提供的这些海底矿料正好填补了我们目前的数据空缺。”
马总工的开场白先夸赞了一下雷洪汕提供的矿料,这个倒不是瞎说,海底资源丰富,但面积也庞大啊,海洋面积占据了这个星球的七成总面积,你在上面找到黄金的概率不比在地上随便走路找到黄金的概率高多少,而且他们公司又不是专门做海底地质资源研究的学术机构,这方面的资料通常也只是找相关的友邻单位获取,像这样一手资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我们根据你的这些矿料在流体槽里做了相应的测试,获得了相应的数据,这一部分怎么说呢……类似于在风洞中做了相关的数据模拟,这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我们是算在公司的基础应用研究课题费用中去的,公司也非常感谢雷先生慷慨解囊提供的宝贵材料,专门搭建了一个1:5的模型体进行流体测试,但这只能做简单的流体测试,而里面的摩擦机、分馏机还有更多的数据……”
“这个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来完成,而这就属于一个新项目的申请,我们这报告还没写好,即便是写好了,也需要一点时间交给上面层层审批……而且私底下我给你交个底,这个项目并不好过审。”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过海底采金的研究计划,但论证后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太有实际操作价值,我们人类对海洋的研究只能算是皮毛,现在也只能刚刚利用海底天然的压力来获取深海地下的石油,海底表面的那些结核矿都是躺在海床表面没法大批量低成本获取的矿,更不用说含量更加稀少,更加难以寻找的黄金。”
马工说的很委婉,这是国企机构,研究机构搞科研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就是研究课题和技术方向是需要向国家进行申请立项,而且大部分项目都是今年做好报告申请,然后次年,甚至多年后获得批准并拨款立项。
这是一个固有流程,你可以吐槽效率慢,但这也是监管和审核的一个必要步骤,要不然谁知道下面的研究员用经费研究什么,就像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最牛逼的诺记手机,在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手机公司后飘了,各种研究内容是五花八门,有一些研究项目还比较靠谱,但有些项目……
用几千万刀勒研究从北极运回来的冰块切割后产生的触摸手感和手机屏幕手感区别……
这特么的不是乱花钱吗!
到时候一群公知母猪又可以抓着这个事情大做文章说贪腐了。
(注:真实事件,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这家企业当年更多夸张离谱的各种实验)
而且各种基础科研机构的研究也是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的,这种基础研究投资大收益少,但却是各个领域又不能缺乏的基础研究,私营企业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龙夏国的国力经济虽然有所提高,但也没富到随便乱花乱研究的地步,对于下面无数个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如此严格审核一个是为了避免研究经费浪费,另外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也就是也许你研究这个项目,有更专精的研究所已经正在研究,并且即将获得成果,这种重复研究肯定是不会获得审批的。
例如搞金属材料的就去搞材料研究,而且一个研究所很有可能只针对某一个领域的研究,也许一个研究所只专精于钛合金,而另外一家研究所则是专精铝镁合金或者是钨合金;科学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越往上的研究就会越专精于某一个很狭小的领域。
而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往往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细分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最终成为工业产品。
如果不理解的话举个实际例子。
实验室里研究出来成功是一个研究过程;而工厂能批量生产出来,那是另外一个研究过程。
当年的青霉素,发现青霉素的是一位戴嘤国细菌学科学家弗莱明。
而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病菌细胞壁,而人类和动物却没有细胞壁,也就是这玩意具有药用价值的人,却是一位德艺狮汉斯国的生物化学家钱恩。
搞定了前面这两项就能投入生产了?
NONONO!!
要把这个科技成果扩大产能,还得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进行各种试错实验,从泥土、甜瓜、玉米粉、秸秆、豆粉等等无数培养基培养液中试错、挑选最合适的培养物。
最终是戴嘤国的病理学家弗洛里研究成果确定了培养基和工业制备技术。
光从发现到确定药理这里,就已经涉及到细菌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三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了。
在确定好最合适的培养基后还要一堆工业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金属材料、动力甚至机械设备科学家去研究采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庞大的无菌厂房,安全可靠的无菌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