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文化交流会。
"这是我们收集的各国航海典籍,"艾儒略向来宾介绍,"从郑和宝典到马可·波罗的手稿,从阿拉伯的星图到维京人的航海日记......"
"最重要的是这个,"李修然指着中央展台上的一本特制图册,"这是我们正在编撰的《四海通志》。"
这本融合了东西方航海智慧的巨着,不仅包含了各种航线和港口资料,还记载了沿途各国的文化、习俗和贸易规则。
"了不起的工作,"一位葡萄牙学者赞叹道,"这简直是一部跨文明的百科全书。"
"不止如此,"汤若望神父说,"我们还在做更有趣的事。"
他领着众人来到另一个展厅。这里陈列着各种科技创新:改良的航海仪器、新型医疗设备、先进的造船技术......每一件展品都体现着东西方智慧的结合。
"看这个,"马库斯医生指着一套医疗器械,"这是结合了中医针灸和西医手术理念设计的新型治疗装置。已经在海上救治了不少病患。"
正说着,卡洛琳娜带着一群特殊的客人走来——是来自各国的年轻学者。
"这些都是海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她介绍道,"他们将成为新一代的文化使者。"
"请允许我们展示一下研究成果,"一位年轻的日本学者说。
他们展示的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建立一个跨国的学术交流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各国的知识和发现可以快速传播和共享。
"知识就像海浪,"李修然评价道,"不应该被任何藩篱阻隔。"
就在这时,张天志匆匆赶来:"大事不好!英国那边......"
原来克伦威尔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企图切断英国商人与安平港的联系。
"不用担心,"李修然说,"这正是我们等待的机会。"
他转向在场的英国学者:"相信你们已经看到了这里的一切。现在,是时候让你们的同胞也知道真相了。"
"您是说......"
"是的,"李修然说,"让知识的力量来对抗偏见。真相,就是最好的武器。"
当晚,文华阁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晚宴。来自各国的商人、学者、航海家欢聚一堂。觥筹交错间,文明的对话在继续。
"看,"卡洛琳娜指着窗外,"新一批商船要启航了。"
港口处,十几艘商船正在做出发准备。它们将带着不同的货物驶向不同的港口,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带着另一种无形的财富——文明的火种。
"这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东方寓言,"李修然说,"夜空中的星星,看似遥远分散,实际上都是被无形的规律联系在一起。"
"就像我们现在做的?"卡洛琳娜问。
"是的,"李修然望着远方,"我们在编织一张新的网络,用知识和理解连接世界。这比任何武力都更持久。"
文华阁的灯火通明,像一座文明的灯塔,照亮着这个变革的时代。
而这,才是他们最伟大的成就——
不是财富的积累,
不是海权的扩张,
而是文明的交融,
思想的碰撞,
以及人类共同的进步。
伦敦,泰晤士河畔。
威廉·配第正在一座隐秘的府邸中会见查理一世的支持者。房间里,《四海通志》的英文版摆在桌上,旁边是一摞来自安平港的详细报告。
"令人难以置信,"一位英国贵族翻阅着资料说,"他们居然在短短几年间建立了如此完善的体系。"
"而克伦威尔想要摧毁这一切,"威廉说,"他以为通过垄断和强权就能控制海上贸易,却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正说着,一个仆人匆匆进来:"大人,克伦威尔的人来了!"
"不必慌张,"威廉沉着地说,"让他们进来。"
片刻后,克伦威尔的心腹约翰·瑟尔登走进房间。
"威廉·配第,"瑟尔登冷笑,"你可知道私自与叛党接触是什么罪名?"
"叛党?"威廉反问,"那么这些呢?"
他取出一叠文件:"这是最新的贸易数据。在安平港的自由贸易体系下,英国商人的利润不降反升。而克伦威尔的政策,却让我们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胡说!"瑟尔登拍案而起,"我们要的是完全控制!"
"完全控制?"威廉摇头,"那你知道现在有多少欧洲商人在转向安平港吗?荷兰、葡萄牙、西班牙......"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港口方向传来阵阵钟声。
"发生什么了?"瑟尔登问。
"新的商船队到了,"威廉平静地说,"是从安平港来的。你猜他们带来了什么?"
不等对方回答,他继续道:"不只是货物,还有知识,还有真相。克伦威尔或许能控制港口,但他控制不了人心。"
与此同时,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一个惊人的消息正在传播:安平港向所有英国商人发出邀请,提供特殊的贸易条件和保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