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改变无疑会让姚明在篮下的杀伤力降低,他在禁区的防守统治力也会下降,防守端很可能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不让霍华德深入禁区一步。但是这样的改变能让姚明减轻腿部的负担,减少再次受伤的几率和保持自己的出场时间。
联盟里现在已经没有了奥尼尔这样的禁区大杀器,霍华德几乎是低位和禁区冲击力最强的中锋了,所以姚明留着他那接近320磅的体重实在没有必要,就算他将体重降低到300磅甚至更低,除了霍华德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在低位和禁区对他造成太大威胁。
德安东尼第四节本来不准备让吴皇再上场,但是一来主场球迷不干,最后六分钟的时候他们开始集体大喊“吴皇”的名字,同时火箭队的一群替补又发狂了,姚明第四节不在场,他们居然硬生生追回了15分的落后分差。
第四节4分12秒,比分110:108,火箭队已经将分差缩小到2分。
姚明现在很尴尬,他今天9投6中拿到15分,这样的表现对一个休养了一年的球员来说已经非常出色,但还是和以往一样,经常发生他一下场后,火箭队换上一套小个阵容后总是能追分,连很多专家都不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的联盟确实不适合姚明这种大个子们生存了,这几个赛季就连马刺都在提速,所有球队都在把攻击区域往三分线外转移,未来的勇士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把联盟的新趋势发展到极限罢了。
可以说,自从湖人王朝落幕后,这个联盟就渐渐容不下有低位统治力的中锋,也容不下传统的中锋式打法,这是新规则和新趋势所引起的必然变化。
回想当年,8、90年代的联盟和现在的联盟完全不一样,3分线刚被引入的时候,一支球队一场比赛也不过进1、2个三分球,黑白双煞统治时期的联盟,一支球队场均能进两个三分球就算多的了,这个放到现在能想象吗?
那时候的联盟,远距离两分命中率太低不合算,三分刚被引入投的更少,联盟又限制联防,整个联盟的真正进攻节奏就是把球给内线,其次就是后卫拉开单打往里突。
但现在呢?那套“在篮下投篮永远比在外线投篮效率更高”的说法早已过时了,现在一支球队一场比赛要是进不了两位数的三分球都不好意思出来说话,三分球命中率的确是比在禁区投篮低,但一个三分球只要有30%的命中率就赶得上2分球45%命中率,如果有40%命中率就赶得上两分球60%命中率,现在已经是这样的算法了。
这里对传统中锋最不利的就是联防和背身五秒等新规则,有了它们的限制,内线球员就不好在低位单打,所以现在很多优秀的中锋和大前锋全跑去投中投,或是干脆拉到外线投三分去了。
实际上火箭2次夺冠,虽然是因为奥拉朱旺达到个人巅峰,但与火箭当时nba场均最多的三分球也有关系。也就是,给超级中锋或内线配备一群三分手,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战术理念,因为以前没人这么玩过,但火箭前几年还一直玩这一套,明显是过时的战术了。
从火箭队两连冠之后,三分球才正式被作为一个可以决定胜负的因素带到了比赛中。在那之前,低位的进攻和二三号位单打突破被作为更有效的得分手段来使用,80年代几乎没有三分,但却存在大量的低位进攻和单打突破,至于远距离的2分从古到今都不是一个靠谱的得分手段。
所以都说那时候的nba联盟防守铁血,那还用说嘛,球员在三分线外持球,防守球员敢放你两步远,没有防守三秒又导致一大长人都在禁区内肉搏等着盖帽,那个场面肯定是非常非常铁血的啊!
21世纪以后,优秀中锋少了,但并不是说突然就出现了中锋断流,或者后继无人,而是规则改变了一切。
90年代流行的单挑现在早就不流行了;好的中锋一拿球就开始有人包夹了;以前不允许的联防现在已经变成很多球队的基础战术了;防守三秒、合理冲撞区、背身五秒等大量对内线不利的规则纷纷诞生了;80年代一场比赛都进不了几个的三分球现在一场能投进二三十个了;以前大多只负责组织进攻的控卫现在成了进攻端第一利器了。
这种规则和战术的改变对球员的影响是巨大的,所谓的控卫盛世是因为球队需要,中锋盛世也是如此,如果联盟的规则又朝一日又倾向了摇摆人,那也会再出现摇摆人的盛世。
中锋稀缺是因为规则和战术迫使那些年轻的内线球员放弃了低位的训练,为了适应规则他们宁愿去练三分球,所以不是低位脚步失传了,而是没人愿意再去苦练这些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技术。
许多人总在说,现在谁谁谁到了90年代就会被爆出翔来,但其实90年代的四大中锋到了现在恐怕也一样会不适应,因为这个联盟已经有了太多改变,球员永远都要适应规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