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远,何故拦我?”
许攸叹了口气,“都督未见主公心意已决,欲忤逆乎?元皓前车之鉴,你我当牢记在心啊。”
若说袁绍麾下第一直臣,那首推田丰。
可田丰数次直言劝解袁绍,甚至不惜言语忤逆,最终被打入大牢中。
许攸的情况也不是太好,袁绍渡河之后,许攸的话语权明显被削减了许多。颜良之死虽和许攸无关,可袁绍还是对他产生了不满。所以,许攸如今在袁绍军中,只是一个军师祭酒,也就是谋士。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许攸的权柄,甚至不如沮授。
沮授道:“可是……”
“都督,你多虑了。
以我之见,公则之计虽稀松平常,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且让他试试看,有战未必输,曹操也不是神人。连日交锋,我军已感到疲惫,更不用说曹孟德长途跋涉,连续交战,同样难过。”
想想,似乎有道理。
沮授苦笑一声,“也许是我太小心了。”
“小心好,小心无大错……走,回我营中,咱们喝酒去。”
许攸说罢,拉着沮授就走。沮授虽然不太情愿,可是也不好薄了许攸的面子,只好跟着许攸一同走。沮授也是直臣,能臣,论谋略,甚至强于许攸。可他的确是比不上许攸,因为缺少了那一份圆滑,多了几分坚持。所以,许攸在袁绍军中的地位,明显要比沮授高一些。不是说许攸比沮授强,而是说他懂得变通,知晓看人脸色,揣摩袁绍心思,故而才能如此。
两人回到小营,借酒浇愁。
不多时,阴云密布的苍穹传来一声惊雷。
沮授快步走到小帐门口,看着营中猎猎招展的旌旗,轻声说道:“子远,主公看来要出击了!”
——————————————————————————
曹操端坐于军帐,手捧一卷孙子兵法,正看得津津有味。
他好读书,更好读兵书。一卷孙武十三篇不晓得被他读过多少次,可仍然觉得,没有厌烦。
史书上记载,曹操手不释卷,即便行军打仗,也会携带大量书籍。
此时,在军帐之中,就摆放着一摞摞书卷。
曹操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一阵狂风吹气帐帘,自帐外卷进中军大帐。大帐两边大蜡的火焰,扑簌簌乱抖,使得军帐之中,忽明忽灭。曹操不由得心生不快,刚要开口呼喝,就见曹彬带着人,把帐帘扯下。
“起风了?”
曹操放下书卷,蹙眉问道。
“回主公,风很大。”
曹操点头,起身走出大帐……
只见军中大纛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风卷狂沙,吹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传令下去,加强警戒。”
“喏!”
曹彬刚要传令,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震天介的喊杀声。
风很大,可那喊杀声更大。
曹操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连忙问道:“何处厮杀?”
“报!”
不等曹彬回答,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在中军大帐前停下。马上小校滚鞍落马,单膝跪地,“启禀主公,大事不好……乐将军营寨遭遇袁军劫营……袁军大将张合高览,如今正猛攻乐将军营地,乐将军命小人前来求援,言那张合高览攻击甚是猛烈,请主公速速派出援兵。”
曹操闻听大惊,连忙招呼兵丁。
“且慢!”
只见荀攸匆匆赶来,“主公,此定是袁绍声东击西之计。”
“哦?”
“若主公中军一动,袁绍必然发动猛攻。以攸之见,张合高览未必是真打,只需派一支人马前往救援,张合高览必退。主公需稳守大营,以免袁军偷袭中军……就由武卫军去援救吧。”
“吾正欲如此。”
曹操蓦然一惊,顿时醒悟。
“传我命令,命许褚率武卫军,火速救援。”
许褚得到命令之后,立刻点起兵马,向乐进大营驰援。
“君明、子和,你二人做好准备,以防袁军偷营。”
话音未落,只听中军大帐外传来一阵骚乱。有曹军嘶声吼道:“敌袭,敌袭,袁军偷营。”
果然如此!
曹操看了一眼荀攸,“若非公达,某险些中计……君明,准备迎敌。”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典韦等人纷纷领命而去。
曹操独坐中军大帐中,只觉心惊肉跳。他深吸一口气,忽而哈哈大笑起来。
“主公因何而笑?”
曹彬神色紧张,却有些好奇的问道。
曹操摆手,示意曹彬放轻松些,“我笑我,还是小觑了袁本初!”
此时,曹营外,袁绍率大军直逼而来。
他命文丑为先锋,大将韩莒子、淳于琼、眭元进、王门为副将,领兵五千,猛攻曹营中军。
袁绍自领八千人马,河北名将韩琼护持中军,大将钟缙钟绅等跟从,紧随前锋军而至……
这一次,袁绍看起来是要和曹操来一场血战。
袁军共动用大将五十四人,可谓倾巢而出。曹操也没有想到,袁绍偷营会偷的如此猛烈。此前,他虽命令乐进驻守小营,为其侧翼,可遥相呼应。但现在乐进被张合高览牵制住,有些自身难保,更不可能与曹操呼应起来。典韦身披重甲,身负双铁戟,一手长刀,一手大斧,率虎贲堵在中军大营的辕门外,和袁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杀。长刀,是曹汲亲手为他打造,可一刀断三十札甲,锋利无比。大斧也是经过曹汲锻造而成,沉甸甸足有四十余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