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与刘仁轨两人促膝长谈了很长时间,期间相谈甚欢。通过此番深入交流,李治惊喜地发觉这位年轻人不单对朝廷赤胆忠心、毫无二心,并且针对当前朝堂之上存在的众多积弊痼疾均有着入木三分的精准洞悉,这无疑让李治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心欢喜。
李治面带微笑,眼神平静如水,他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刘爱卿啊,对于近期这几项政务,不知你可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让在场之人都能够听清。
刘仁轨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明白了皇上此举乃是有意考较于他。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拱手施礼道:“回陛下,微臣对此确有些许浅见。就拿这第一项政务来说……”接着,他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其言辞恳切真挚,条理更是清晰分明,将每一个问题都剖析得入木三分。
李治始终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闪过一丝赞赏之意。待刘仁轨说完之后,他沉默片刻,方才微微点了点头,缓声道:“嗯,刘爱卿,你之所言甚是有理。朕一直期盼着朝中能多些如你这般见识卓绝、忠直敢谏之臣为朝廷尽心尽力呐。”说罢,他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刘仁轨平身。
刘仁轨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阵激荡。他万万没想到皇上竟会对自己的见解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肯定,当下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只见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叩头谢恩道:“陛下如此厚爱信任微臣,微臣实在感激涕零!此生此世,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尽的忠诚与决绝。
李治面带微笑,亲自伸出双手将他轻轻扶起,眼中满含关切之意,缓声道:“快快起身吧!”待其站稳之后,李治又不放心地再次叮嘱了几句,这才挥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刘仁轨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转身离去。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李治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此人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确实是一个值得悉心栽培的好苗子啊!若是能加以重用,将来必能成为国家之栋梁。想到此处,李治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而就在同一时刻,武照正身处后宫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着属于她的谋划布局。她心里非常清楚,虽然后宫里的那些宫女和太监们身份卑微,看似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他们却是整个宫廷当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一群人。因此,武照经常会主动找一些宫女和太监攀谈交流,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地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不仅如此,每当遇到合适的机会,武照还会慷慨大方地赐予他们一些金银财宝或者其他珍贵的赏赐,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这些宫女和太监们都对武照感恩戴德,打心眼里尊敬这位和蔼可亲的主子。所以,平日里只要他们偶然间听闻了任何风吹草动的消息,便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赶去向武照禀报。
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武照正悠然自得地靠在软榻之上,手中翻阅着一卷古籍。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武照身旁的宫女绿儿神色慌张、步履匆匆地踏进了内室。
绿儿来到武照跟前,顾不得行礼便气喘吁吁地道:“娘娘,不好了!奴婢刚才偶然听到一些消息,说是那王皇后最近和宫外的家族来往甚是密切呢,看那样子好像正在密谋着什么大事啊!”说罢,绿儿的脸上露出一丝惊恐之色。
武照听了这话,原本舒展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眼神也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她放下手中的古籍,缓缓坐直身子,沉默不语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道:“绿儿,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务必要继续暗中留意她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或者新的动静,必须马上前来禀报于我,不得有误!”
绿儿连忙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按照武照的吩咐去做。随后,她又行了个礼,便转身急匆匆地退出了房间。
待绿儿离去之后,武照重新躺回榻上,但此刻她的心情却已无法像之前那般平静。她深知王皇后背后的家族拥有着盘根错节的强大势力,如果他们当真有所图谋,那么对于自己来说无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然而,面对这样的局势,武照并没有丝毫的惧怕之意。相反,她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快速度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危机。
在随后的时光中,李治一如既往地专注于朝堂事务,并持续不断地以秘密方式开展着人才的甄选与擢拔工作。他不仅借助科举这一传统选才途径,更是突破常规,大胆起用了数位才华出众却出身寒微的士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治巧妙地将这些新晋之士安插至一系列关键职务之上,旨在让他们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经验、磨砺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