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张了张口,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然而李治却不想再听下去,直接抬手打断道:“长孙太尉啊,朕对于自己识人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倘若真有哪位官员胆敢做出违法乱纪之事,朕定然不会姑息,定会严加惩处。但要是仅凭一些毫无根据的臆测,就肆意地指责他人,那恐怕不仅会让众多官员感到心寒,也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啊!”
长孙无忌本欲继续进谏,却没想到竟吃了这么一个闭门羹,顿时觉得脸上无光,心里更是恼火得很。可是面对皇帝李治坚定的态度,他纵然心中再有不满,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意,只得悻悻然告退离去。
长孙无忌步履匆匆地赶回府邸,一路上脸色阴沉至极,仿佛能滴出水来。待回到府上后,他坐在书房里,回想起今日在朝堂之上所遭遇的情景,心中的怒火愈发难以抑制,越想越是气愤难平。
沉思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决定召集几位平日里与自己走得较近的心腹大臣前来共商大计。不多时,几位大臣便纷纷赶到,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地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如今陛下不知为何竟然被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员以及那个武照给迷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朝堂之上的局势对咱们而言是越来越不利了。长此以往,咱们这些老臣恐怕迟早都会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所以,咱们必须赶紧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尽快遏制住他们日益嚣张的气焰才行!”
只见那位大臣面色凝重地拱手说道:“太尉大人啊!依下官之见,咱们完全能够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精心搜集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们所遗留下来的把柄。只要找准时机,狠狠地参他们一本,定能让圣上彻彻底底看清楚这群人的真实面目。如此一来,便可将他们一举扳倒,以绝后患呐!”
长孙无忌听闻此言后,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轻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此事谈何容易啊!要知道,近些日子以来,这些个寒门官员行事愈发谨慎小心,滴水不漏,想要在短时间内寻得他们的把柄,只怕是比登天还难呐!再者说了,当今陛下对他们可是信任有加呀,即便咱们真的搜罗到些许蛛丝马迹前去参奏,恐怕陛下也未必就会轻信于我等啊。”
这时,另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大臣忽然抬起头来,略作沉思之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开口说道:“太尉大人,下官倒是想到一个法子。您看,那武照在后宫之中可谓是兴风作浪,不仅四处拉拢官员家眷,甚至还胆敢明目张胆地插手干涉朝堂政事。此乃后宫之大忌啊!咱们不妨就从此处着手,以此作为由头,联名向陛下进谏,恳请陛下对其加以管束和惩戒。如此一来,既能打压武照的嚣张气焰,又或许能够借机牵连出那些与她暗中勾结的寒门官员呢。不知太尉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好。我们明日就联名上书,向陛下进谏,让他知道武照的所作所为已经威胁到了后宫和朝堂的稳定。”
第二天,长孙无忌等人便联名上书,弹劾武照干预朝堂之事。李治看到奏折后,心中十分不悦。他知道,这是长孙无忌等人的阴谋,他们想借此打压武照,进而打击那些寒门官员。
李治将奏折扔在一旁,对前来询问的太监说道:“此事朕自有主张,让他们不必多言。”
然而,长孙无忌等人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在朝堂上,多次提及武照干预朝堂之事,试图引起其他官员的共鸣。但李治每次都巧妙地化解了他们的攻势,让他们的计划一次次落空。
在这场朝堂的权力博弈中,李治和武照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巧妙的策略,逐渐稳住了局面。那些寒门官员在他们的支持下,也越来越团结,势力不断壮大。而长孙无忌等门阀势力,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微妙。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日月悬空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日月悬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