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里面装着的不是提琴,是托利弗-AR-手提轻机枪,”零平静道,“教授刚刚告诉我,我不能带着它下楼。”
工作人员再次愕然。
……
走在幽深而寂静的大理石走廊上,陈道平突然回头,“你那个论文题目……具体叫什么来着?我又忘记了。”
“‘尝试分析一部作品,一段历史,或一位名人。既要涉及他们自身同历史情境不可避免的联系,同时也要探讨在那种情境下人类解放自身的潜在可能,并以此推延其他隐含在社会和政治论辩中的永恒真理。’”
陈道平有些厌恶地缩起了脖子,“……你们的哲学老师是谁?”
“米歇尔·萨。”零回答道,她的声音似乎在任何时候都不带任何感情,“就是上次来家访,问我家庭情况的那位女士。”
“哦……她啊。”陈道平皱起眉头,“我应该早点提醒你的,不要选米歇尔小姐的任何课程——她根本不懂怎么说人话。”
零突然停了下来,“……但我也不了解人类,教授。”
陈道平笑了一声,“没有人能真正了解。”
零有些不甚理解地放慢了脚步。
陈道平又道,“不过想要了解人类,你就不能错过博物馆。每个文明的博物馆,都在向与她的子民们解答他们从何处而来的问题。零是第一次来这里吗?”
“是的,教授。”
陈道平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在哪儿,你知道吗?”
“十四区A级省份的A-012号城市。”零轻声道,“也是您的出生地。”
“嗯,是,A-012号城市……”陈道平略带敷衍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转而纠正道,“不过这是联合政府的叫法,当地人一般不这么叫。这里的本名是平京。诶,你看这个。”
陈道平指向一个褐色的玉球,一道光打在它的正上方,被光照着的部分显示出一种红黄交替的清亮。
右下角的文字介绍里写着:雕轴,建熙十六年制。
“雕轴是雕肚子里的结石,遇光遇水会变色,所以古人相信它能预示晴雨。”
零点了点头,顺势去拿挂在一旁的VR眼镜,却被陈道平按了下去。
“不要用VR去看,用你的眼睛去看。”
“为什么。”零问道,“如果只用眼睛,那么看到的角度始终很有限。”
“如果要用VR,我们今天就不必特意跑到这里来,零。”陈道平认真说道。
“我不明白,教授。”
“十四区的电子博物馆有全世界最细致,最逼真的建模,我们实验室里VR设备的精度也远远超过博物馆里这批用于公共服务的基础工具,如果我们单纯想要看到更多更全的细节,那今天你更应该跟我去办公室。”
零若有所思地,将VR眼镜重新挂回了展柜边。
“这样就对了,”陈道平的声音又温和起来,“我这么说吧,我们现在是世界历4631年,而这块用雕轴雕刻而成的玉球是在建熙十六年制成的,我们和它之间,隔着近两千年的距离。
“在这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它经历了无数次易手,丢失,掩埋,复现……最后被放置在这里,放置在我们眼前。
“你想想,曾经也有很多人站在它的面前,凝视它的美丽。”陈道平轻声道,“当我们也这么做的时候,即是与那些业已发生的历史,在不同的时空里重叠。”
零安静地望着眼前的雕轴,尽管她完全理解不了陈道平口中的“美”,但还是能够理解这种“重叠”。
过去一定也有许多人像自己一样站在这颗褐色的玉球之前,一边惊叹它的高价,一边疑惑它究竟珍贵在哪里。
零眨了眨眼睛,将眼前的画面拍摄记录在脑海中。
继续往前走,陈道平又挑了好几样有趣的文物一一介绍,边走边看的零最后在三幅老者的人像前停了下来。
中间的那一幅有一些像她先前在看的书的封面。
零望着那副画。
“教授,这是周中宗陈翊琮对吗。”
“是的,”陈道平点了点头,“升元盛世的开创者,周中宗陈翊琮,‘中’是他的庙号,意指中兴。左右两边的皇帝呢,零认得吗?”
零摇了摇头。
“左边的是周世宗建熙帝,世代祭祀曰‘世’,他是大周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死于汞中毒的皇帝,太热衷于炼丹了。
“右边的是周宣宗陈书白……不过他在民间有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叫衡原君。
“这三个皇帝统治的时间覆盖了世界历2721年到2820之间,也是被后人称为大周‘百年中兴’的时代。虽然把建熙帝也算在里面却是有点勉强,毕竟他驾崩那年,整个见安江以北都被当时的金国骑兵屠戮了,但建熙帝御极的四十五年里,前二十年确实国力渐昌。”
“你看他们三个,是不是长得很像?”陈道平问道。
零沉默不言——如果要单从画像上看,大部分同朝代的帝王画像应该都是很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