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瑶瑶疾走几步路上前:“大娘,你要去买菜吗?”
大娘停下脚步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姑娘喊住了她,背后还背着一个大背篓。
她转了转眼睛,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唐瑶瑶背后的大背篓。
“是啊?你有事吗?”
唐瑶瑶走近她,小声地说:“大娘,我这里有,不知道你买不买?”
大娘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拉着唐瑶瑶就往家属楼上走:“走,回去说话。”
唐瑶瑶知道这个大娘是个熟手,也就听话的跟在了她的身后。
在楼道里大娘遇到了邻居,邻居问唐瑶瑶是谁?
大娘面不改色的说:“这是我乡下妹子家的女儿,秋收了不是,我妹子让她来给我送点东西。”
说完就告辞回家了。
大娘家是住在三楼,一打开门唐瑶瑶就发现这家的装修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说非常不错,估摸着有个八九十平,又是个三室的。
唐瑶瑶心定了,她运气好碰到干部家了。
“你放下背篓来让我看看,都有些什么?”大娘把门关好之后,回身对唐瑶瑶说。
唐瑶瑶放下背篓,掀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汪汪的绿叶蔬菜,看得人欣喜不已。
唐瑶瑶把东西一一摆出来,大娘看到一个眼睛就亮一分,等唐瑶瑶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出来以后,大娘已经上手挑起来了。
“大娘,这些蔬菜都是今天一大早去地里拔的,新鲜的很。”唐瑶瑶看着大娘喜滋滋挑选的样子说。
大娘点点头:“看得出来,是新鲜的很。”
最后大娘买了一把上海青,一小把香菜,两斤的四季豆,两斤长豆角,四个西红柿,六个青椒,白面要了三斤,板栗要了十斤,蜜枣也要了十斤。
最后讨价还价,唐瑶瑶卖了七块钱。
唐瑶瑶觉得这个钱挣得好辛苦啊,才卖七块钱,虽然也收了几张票。
“闺女,你下次要是还卖东西就来直接来找大娘啊。”李大娘心满意足地说。
“行,下次来卖东西我就直接来找大娘你了。”
唐瑶瑶背起背篓告辞了李大娘,就出门了。
唐瑶瑶不敢再在这个小区卖东西了,怕被认出来。
就转到后边的那个小区,找了两家,如法炮制的又卖出去了很多的蔬菜,板栗和蜜枣各卖出去了二十斤,有票的给票,没票的给钱。
从纺织家属院出来,唐瑶瑶手中就有了二十三元钱,还有各种票十多张,背篓里只剩下了板栗和蜜枣各自二十斤。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中午下工了,唐瑶瑶在工人下工必经的一个胡同口停了下来,往袋子里各自添加了三十斤的板栗和蜜枣。
等有下工的工人经过的时候,唐瑶瑶就挑那些看着面善的女工上去,一问就都跟着唐瑶瑶过来了。
不一会儿,唐瑶瑶背篓里的板栗和蜜枣就卖完了,她是按照一斤板栗两毛钱,蜜枣一斤两毛五卖的,那些人一听这个价格,砍都没有砍价,二话不说就付款了。
唐瑶瑶等工人都走完,她已经把剩下的板栗卖完,又卖了二百多斤的蜜枣。
现在她手上已经有一百元了,还有各种票十多张。
唐瑶瑶收拾收拾东西就往外走,走路都带风的。
一百四十元啊,那可是一百四十啊。
一路上这句话就不停地在唐瑶瑶地脑海中回荡着。
唐瑶瑶手中有钱了就想吃点好吃的,所以一路问过去就找到了国营大饭店。
唐瑶瑶去的时候,有点晚了,饭店里的食物基本上卖完了,就只剩下包子和馒头了。
所以唐瑶瑶就要了五个肉包子,五个白面馒头,还都是热腾腾的。
除去粮票,总共就花了六毛钱,不是唐瑶瑶不舍得多买一点,实在是没有粮票了啊。
吃了两个肉包子,唐瑶瑶就吃饱了。
现在的肉包子那可是实在得很呐,包子又大又白,肉馅又香,料又足,真是吃了还想吃。
把剩下的肉包子和馒头装到袋子里,唐瑶瑶就走出了饭店,在角落把袋子收到空间里,背着空背篓就出来了。
她要去找传说中的黑市,只有那个地方才能消化了几千斤的蜜枣和板栗。
唐瑶瑶在县城里转来转去很快就看到一个大爷背着一个编织袋子,左顾右盼地进入了一个胡同。
唐瑶瑶急忙跟上,七拐八拐地,她就看到大爷给了一个守门的汉子一毛钱,然后就进去了一个旧厂区的大门。
唐瑶瑶走到角落里,拿出围巾系上包住脸。
往背篓里放了一百斤的蜜枣,还有各种蔬菜,然后盖好了,就朝着那个大门走过去。
“干什么的?”还没有走近,那个大汉就喊住了唐瑶瑶。
唐瑶瑶急忙说:“大哥,我想卖点东西。”
“卖东西?谁介绍你来的?”大汉打量着唐瑶瑶说,“从来没有见过你啊?第一次来?”
唐瑶瑶把背篓放下让大汉看里边的东西,然后说:“大哥,没有人介绍我,我是第一次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