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农村,每到年关岁初,青年男女相亲见面约会就开始忙起来,平时忙于农活,没有时间,而年关岁初则是农闲时期,媒婆忙,青年男女也忙。柳琦鎏和几个姑娘见了几次面,都因为女方感觉柳琦鎏在爷爷去世后离家出走太过匪夷所思,属于大忌。索性柳琦鎏再也不参加相亲了。
1988年下半年中国农村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 农村经济政策与发展:
? 1988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
?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198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和执行“七五”计划的重要一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稳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
? 政府强调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 农业生产与产量:
? 1988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下降0.5%,而牧业、副业和渔业产值分别增长了10.5%、10.4%和11.8%。
? 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棉花和糖料产量有所增加,扭转了连续两年减产的局面。
?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 1988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比上年增长6.6%,化肥施用量增长7.1%,农用薄膜增长17.5%,农村用电量增长9.6%,显示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 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 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2.9%,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产值增长22.5%,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下降,显示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 物价与通货膨胀:
? 1988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5%,食品类价格上升23%,其中粮食上升14.1%,肉禽蛋上升36.8%,显示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 农村社会问题:
? 农村地区存在着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平衡、农民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农村的发展潜力。
? 农村改革与开放:
? 1988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大力推行农业和农村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1988年下半年中国农村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政府的积极政策和改革措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柳琦鎏家的经济情况略有好转,柳琦鎏的父亲重新找了新的工作,在乡镇企业的一家造纸厂工作。二姐也去了大姐的单位做临时工。
村里分配给的两块宅基地,在柳琦鎏和父母三个人的努力下,利用农闲时间砌了墙头,安装了一个街门,并排十间北屋,东西二十四五米长,南北二十米宽。
到目前为止,柳琦鎏父母拥有三块宅基地,算是都形成院落。当时的农村,有宅基地是青年男子成家的基本条件之一。
柳琦鎏相了几次亲后,1989年的春节也过去了。柳琦鎏想再去县城书店工作,柳琦鎏父亲不同意,觉得离家太远。柳琦鎏的父亲希望他留在身边工作,并且凭借人脉在村里一家机械厂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柳琦鎏去机械厂报到的那天,机械厂厂长很是惊讶了半天,打量了柳琦鎏半天。转头问柳琦鎏的父亲:“老柳,这就是你那个才子儿子?”父亲嘿嘿一笑说道:“这小子相亲没有相成,人家姑娘嫌弃他,他就好长时间没有理发,刮胡子,把自己糟践成了这个样子。”厂长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哦哦!这样啊!理解理解!这活脱脱一个四十多岁的小老头啊!”然后又看着柳琦鎏说道:“你小子和你大姐哥哥那是咱们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才子。好好干,会有出息的!你先去铸造车间学徒吧!那里现在缺少人手!”接着,厂长叫来一个办公室的人员带着柳琦鎏去了铸造车间,向车间主任说明这是厂长安排的学徒工。
车间主任打量了几眼柳琦鎏,眼神中有几分厌恶,嘀咕了一句,这么大岁数当学徒工?不会是个傻子吧!车间主任年龄不大,也就三十岁左右的样子,白白净净,很干练,一说话先笑嘻嘻的。
车间主任带着柳琦鎏来到车间,安排他跟着一个姓任的师傅学徒。学徒工就是给师傅干活的,一个月工资36元。师傅是基本工资加计件,活干的多,工资就多。任师傅年龄不大,二十四五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高个,身材偏瘦,干活很利落。
铸造车间很大,坐南朝北,东西三十多米,南北六七米。最东边有一个机械碾子,那是对膨润土进行再加工的工具,车间顶部安装了两个吊车。车间内共有六个班组,每个班组三四个人不等,男男女女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