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柳琦鎏的奶奶,原本身子骨可是相当硬朗的。平日里精神矍铄,走起路来都带风。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却悄然降临。那天,奶奶想要从高处取个物件儿,一个不慎便失足摔落下来,恰巧伤到了腰部。这一跤可不轻呐,直接导致奶奶无法动弹,只能无奈地卧榻静养。
常言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像奶奶这般好动之人,往日里总是闲不住,这儿走走、那儿逛逛,活动活动筋骨,自然身体没啥大毛病。然而如今,一旦被迫卧床不起,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先是长时间躺着不动,身体血液循环不畅,接着又因为行动受限而心生烦闷。心情糟糕起来,身体的毛病也就愈发增多。
说起这家人,原本奶奶育有两子。可惜柳琦鎏的叔叔命运多舛,年纪轻轻才三十六岁便撒手人寰。更令人惋惜的是,他还留下了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好在柳琦鎏叔叔生前所在的工作单位还算仁义,承担起了抚养这俩孩子直至十八岁成人的责任。至于柳琦鎏的婶婶,则始终坚守未嫁。只是,奶奶对这位儿媳一直心存芥蒂,戒备心理极重,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是时有发生。
如今奶奶病倒在床,脾气变得愈加古怪,看什么都不顺眼,尤其是对柳琦鎏的婶子,更是横竖挑剔。如此一来,可真是苦了柳琦鎏的父亲。毕竟在奶奶眼中,亲生儿子总归是最亲近可靠的,所以坚决不让他离开自己半步。自然而然地,柳琦鎏的父亲留在奶奶身旁照顾的时间便是最长的。柳琦鎏的父亲虽然孝顺,可也架不住长时间的劳累和母亲时不时的无理取闹。这天,奶奶又对着前来送药的婶婶冷嘲热讽,嫌她熬的药味道不对,浓度不够之类的。婶婶默默忍受,眼睛里含着泪转身离开了房间。柳琦鎏的父亲忍不住劝道:“妈,您别这么为难她了,她也不容易。”奶奶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你们现在都向着她,当年要不是她……”话没说完,一阵咳嗽打断了她。
柳琦鎏看到家里这种氛围很是难受,决定找个办法缓和关系。他私下找到婶婶,跟她说想给奶奶办个小型家庭聚会,希望婶婶能够参与准备食物,用真心打动奶奶。婶婶犹豫后还是答应了。聚会上,婶婶精心准备的菜肴摆满了桌。奶奶看到满桌菜,表情稍微松动。当婶婶亲自端着一碗汤送到奶奶面前,轻声说:“妈,您尝尝。”奶奶抬眼看了看她,终于接过汤喝了起来。那一刻,家中紧张的气氛仿佛舒缓了一些,大家心中都升起一丝希望,也许这个家慢慢会走向和谐。
柳琦鎏的三位姑姑平日里十分孝顺,尽管各自有着繁忙的生活,但她们仍会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轮流前来悉心照料、侍奉家中的老人。然而,正所谓“病来如山倒”,即便众人竭尽全力,老人家最终还是难以抵挡病魔无情的侵蚀。在缠绵病榻长达半年有余之后,于正月十七这一天,老人家与世长辞。
正月十七,寒风料峭,却恰好是学校开学的日子。柳琦鎏关闭了自己经营的门市部,全身心投入到为奶奶料理丧事的工作中。作为柳家辈分最高的长者,奶奶五世同堂,享年九十余岁,这在乡亲们眼中,无疑是一场喜丧。尽管如此,失去至亲的痛苦依然笼罩着整个家庭。
柳琦鎏的大哥刚到美国不久,路途遥远,肯定无法及时赶回来参与这场重要的仪式。家族中的长辈们——那些父亲的堂叔伯子侄们,年龄与柳琦的父亲相仿,似乎一切都不需要柳琦鎏这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操心。然而,在出殡前一天,一个细节让柳琦鎏感到不安。
他听到几位姑姑在角落里低声议论,提到安排的出殡车辆不够用,可能需要姑姑们步行前往坟地。柳琦鎏心中一紧,觉得这样的安排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各位长辈,”柳琦鎏鼓起勇气,走向正在商议事情的长辈们面前,“我觉得让姑姑们走着去坟上不太合适。虽然我们遵循传统,但姑姑们平时对奶奶尽心尽力,现在让她们徒步前往,不仅辛苦,也显得我们不够体谅。”
几位长辈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叔叔叹了口气说:“我们也想给每位亲戚都安排好位置,但是婶子辈分大,下面的侄媳妇、孙媳妇加起来有三四十人,现有的六辆拖拉机确实安排不下。”柳琦鎏皱眉回应道:“那也不能让我们的姑姑们步行啊!这可是我们的亲人!还差多少车辆?”
“再有两辆拖拉机就差不多了。”另一位长辈补充道。柳琦鎏立刻说道:“那我来解决吧!”说完,他脱下孝服,迅速出门找到了两个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幸运的是,朋友们非常理解和支持,很快就开来了两辆拖拉机。解决了这一难题后,柳琦鎏又急忙回到家中,重新穿上孝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告别仪式。
第二天,当拖拉机缓缓驶入视线时,整个家族的气氛都变得轻松了许多。姑姑们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而长辈们也对柳琦鎏的行动表示赞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