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孙思邈准确地指出下关穴的位置,穴位处绽放出璀璨的蓝光,如同深邃的海洋。“下关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可治疗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耳聋、耳鸣等。针刺时,直刺0.5 - 1寸。曾经有一位患者因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牙关疼痛、开合不利的症状,我针刺下关穴,配合局部按摩,帮助他恢复了关节功能。”
“头维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孙思邈的手指在穴位模型上滑动到头维穴,此处光芒大放,如同太阳般耀眼。“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主要治疗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症。针刺时,平刺0.5 - 1寸。对于因外感风邪或气血不畅引起的头痛,针刺头维穴能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
“人迎穴,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孙思邈轻轻触摸着自己颈部人迎穴的位置,穴位模型上的人迎穴闪烁着柔和的紫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神秘功效。“人迎穴主要治疗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等。针刺时,避开动脉,直刺0.3 - 0.8寸。它能调节气血,利咽平喘。曾有一位高血压患者,我通过针刺人迎穴,配合其他降压穴位,帮助他稳定了血压。”
“水突穴,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孙思邈的手指沿着经络图移动到水突穴,这里亮起了清新的绿光,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水突穴主要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它能利咽消肿,止咳平喘。针刺时,直刺0.3 - 0.5寸。有一位患者因外感风热,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的症状,我针刺水突穴,配合少商穴放血,很快缓解了他的咽喉不适。”
“气舍穴,在颈部,锁骨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孙思邈指向气舍穴,穴位处光芒柔和,如同月光般宁静。“气舍穴主要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瘰疬、瘿气等。针刺时,直刺0.3 - 0.5寸。它能理气化痰,消肿散结。曾有一位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我针刺气舍穴,配合其他调理甲状腺的穴位,帮助他改善了症状。”
“缺盆穴,在颈外侧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孙思邈的手指落在缺盆穴上,穴位处光芒闪烁,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缺盆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针刺时,直刺0.3 - 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它能宣肺理气,止咳平喘。有一位患者因肺气不宣,出现咳嗽、气喘的症状,我针刺缺盆穴,配合肺经穴位,帮助他恢复了呼吸顺畅。”
“气户穴,在胸部,锁骨中点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孙思邈介绍气户穴时,穴位处亮起了温暖的橙光,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气户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呃逆、胸胁胀痛等。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它能理气宽胸,止咳平喘。曾有一位患者因情志不畅,出现胸胁胀痛、咳嗽的症状,我针刺气户穴,配合疏肝理气的穴位,帮助他缓解了症状。”
“库房穴,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随着孙思邈的讲解,库房穴闪耀出明亮的金光,象征着它的重要性。“库房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等。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它能理气化痰,宽胸止咳。有一位患者因痰湿阻肺,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的症状,我针刺库房穴,配合化痰祛湿的穴位,帮助他改善了呼吸状况。”
“屋翳穴,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孙思邈的手指轻轻移动到屋翳穴,穴位处闪烁起淡蓝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屋翳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乳痈等。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它能理气宽胸,通乳消肿。曾有一位哺乳期妇女,因乳汁淤积出现乳痈,我针刺屋翳穴,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帮助她疏通了乳汁,缓解了疼痛。”
“膺窗穴,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膺窗穴在孙思邈的指示下亮起了柔和的绿光,仿佛带着生机与希望。“膺窗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乳痈等。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它能理气宽胸,通乳消肿。有一位患者因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的症状,我针刺膺窗穴,配合疏肝理气的穴位,帮助她缓解了疼痛。”
“乳中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此穴一般不针不灸,主要作为定位标志。”孙思邈简单介绍完,继续讲解下一个穴位。
“乳根穴,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孙思邈指着乳根穴,穴位处光芒闪烁,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粉色。“乳根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胸痛、乳痈、乳汁少等。针刺时,斜刺或平刺0.5 - 0.8寸。它能理气宽胸,通乳化瘀。曾有一位产后乳汁不足的妇女,我针刺乳根穴,配合膻中穴、少泽穴等,帮助她增加了乳汁分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