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鹿闲林间,老猿攀藤苍。
鹤鸾齐声唳,赤龙吟罢唱。
道音声声起,仙乐阵阵响。
雾缈宫阙现,仙童有来往。
如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这处仙岛分明就是当年之金鳖岛,怎么会在上清境中?
霎那间,如来眼眶变得湿润,往昔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金鳖岛,作为当年截教众仙云集之地,留下了太多之美好回忆。
如来闭上眼,岛上一草一木尽皆历历在目。
此刻,在如来识海,沉浸在往昔回忆之中,一时神思飘远,仿若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之岁月。
那时之金鳖岛,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仙乐飘飘,灵气氤氲,众师弟姐妹们一同于岛上论道修行,相互切磋,其乐融融。
只是那千万年之相伴,随着一场封神大劫,皆化为乌有。
想到此,如来慢慢睁开眼,目光中已敛去伤感,取而代之是洞悉世事之沉稳与坚定。
他明白,灵宝天尊之所以在上清境衍生出金鳖岛,在天尊心中,一直还珍视着截教往昔之传承与荣光,也深知这仙岛承载着之厚重意义与力量。
往昔封神大劫,虽是天数注定,却也让无数截教门人陨落于天地,辉煌不再。天尊此举,或许也是为了保留一丝念想。
“师尊,你又何苦也。”
如来见此,内心不自觉又生出一丝感伤。
“佛祖,你没事吧?”
其中一位仙官见如来神色有异,忍不住问道。
如来闻之,看了眼仙官,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无妨,只是一时触景生情。”
言罢,如来深吸一口气,将情绪重新收敛,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而沉稳。
说话间,两位仙官已带着如来来到一座巍峨宫殿前,如来抬眼一看,见宫门上首挂有一牌匾,上书有“云清宫”三个金体大字。
“云清宫?金鳖碧游宫已是一去不返了。”
看着宫匾,如来喃喃自语道。
看官不知,碧游宫乃当年金鳖岛通天教主居住之所。
此刻,如来站在“云清宫”前,一股古朴厚重之气息扑面而来。
环顾四周,见宫殿殿宇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檐下悬着之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之音,似在悠悠诉说尘封往事。
四周奇花异草遍地,五彩斑斓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馥郁芬芳,与清脆之风铃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之氛围。
这时,两位仙官退至一旁,恭敬说道,
“佛祖,里面请,天尊已在殿内等候。”
“有劳二位仙官。”
言罢,如来又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之波澜,抬步迈入殿中。
踏入殿内,环顾四周,只见金砖铺地,光华内敛,墙壁上镶嵌着无数明珠,将整个宫殿照得如同白昼。殿内之立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之龙凤图案,龙凤盘旋,似欲腾空而起,彰显着无上之威严与神秘。
此时,灵宝天尊高坐于殿内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柔和而威严之光芒,仿佛与这宫殿融为一体。
见此一幕,又让如来仿佛又回到了碧游宫中,昔日通天教主在碧游宫讲道授业之场景如在眼前。那时,一众师弟师妹齐聚一堂,聆听师尊之教诲,气氛热烈而庄重。通天教主声若洪钟,阐述着天地至理、修行奥义,每一句话都如醍醐灌顶,让众人受益匪浅。
突然,听闻一仙童声音传入耳内,
“佛祖,见了天尊,还不行礼?”
仙童声音立刻就将如来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如来闻之,神色顿了顿,赶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恭敬行礼道,
“如来拜见天尊,愿天尊万寿无疆。”
灵宝天尊微微抬手,示意如来免礼,脸上浮现出温和之笑容,
“免礼吧。”
“多谢天尊。”
灵宝天尊看着眼前之如来,内心不由泛起一丝涟漪,想起往昔截教辉煌无比,门下弟子众多,英才辈出,而眼前之人又是自己最得意之大弟子,此刻已是佛衣加身,心中是无限感慨。
这时,天尊转头看向仙童,言道,
“你且下去吧。”
仙童见天尊如此说,忙恭敬行礼道,
“谨遵天尊法旨。”
见仙童离去,天尊目光又落在如来身上,轻声问道,
“说吧,此次来上清境,所谓何事?”
如来闻之,神色微微一怔,忙双手合十,恭敬道,
“天尊是这样的,自此次蟠桃仙会后,我佛门与道门定下千年之约。在这千年时间内,道门必然会处心积虑阻扰佛门之发展。贫僧也不敢隐瞒,今得玉帝召见,言之与贫僧合作,欲对抗老君与元始,巩固其三界之主地位。贫僧也刚从接引佛祖处过来,已得其支持。”
言罢,如来目光紧盯天尊,静待其语。
灵宝天尊听闻如来所言,神色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沉声道,
“你之来意我已知之,只是此事,我可能爱莫能助也。自紫霄宫禁闭结束,回归三界,我便向师尊保证,不再卷入道门内部之纷争。老君与元始,皆是我道门尊长,虽行事风格与我略有不同,但皆是为了道门之发展。玉帝此举,看似为巩固自身地位,实则可能引发道门内乱,我实难偏袒任何一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