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听了这些话,又飞过那个厅堂,径直来到后面。只见一扇门关得紧紧的,孙悟空从门缝里钻进去,发现里面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园子,在那壁厢的定风桩上,用绳子和绳索绑着唐僧呢。那师父泪流满面,心里一直念叨着悟空和悟能,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孙悟空停下翅膀,落在唐僧的光头上,轻声叫道:“师父。”那长老听出了他的声音,说道:“悟空啊,真是想死我了!你在哪里叫我呢?”
行者赶忙说道:“师父,莫要心焦,也少些烦恼。我就在你头上呢。我们一定会拿住那妖精,这样才能救你的性命。”唐僧听了,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问道:“徒弟啊,何时才能拿得那妖精呢?”行者回道:“师父放心,拿你的那虎怪,已被八戒打死了。只是这老妖的风势太过厉害。不过料想就在今日,我们定能将他拿下。你就放心吧,莫要再哭了,我这就去了。”
说完,行者嘤嘤地飞到前面。只见那老妖高坐在上面,正点查各路头目。这时,又见洞前有一个小妖,拿着个令字旗磨了一磨,便急急忙忙地撞上厅来报道:“大王,小的刚才巡山,才出门,就看见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坐在林里。若不是我跑得快些,恐怕就被他捉住了。只是没看见昨日那个毛脸和尚。”老妖听了,说道:“孙行者不在,想必是被风吹死了吧。那他再不能去别处求救兵了!”
众妖纷纷开口说道:“大王,如果您真能把他给吹死,那可是我们的福气啊!只是担心吹不死他,他要是跑去请那些神兵过来,可怎么办才好呢?”老妖自信满满地回答说:“怕什么,就算有神兵又怎样!如果他能顶得住我的风力,除非是灵吉菩萨来了,否则其他人有什么可怕的!”
行者躲在屋梁之上,听到了这句话,心中不禁大喜过望。他立刻从藏身之处飞身而出,变回原本的模样来到树林之中,高声喊道:“八戒,兄弟!”八戒回应道:“哥哥,你去哪儿了?刚刚有个打着令字旗的妖怪,被我赶走了。”行者笑着说:“多亏了你啊!老孙变成一只蚊虫,钻进那妖怪的洞里去查看师父的情况,结果发现师父被他们绑在了定风桩上,正哭得伤心呢。于是我就吩咐他不要哭泣,然后又飞到屋梁上偷听了一会儿。
只见那手持令字旗的小妖,气喘吁吁地走进洞中报道:“大王,小的只被那猴子赶了回来,并未见到他的踪影。”老妖听了,胡乱猜测道:“这猴子莫不是被风吹死了,又或者是去请神兵天将了。”他却自己供出了一个人来,真是妙极了!妙极了!”八戒好奇地问道:“他供的是谁?”行者回答道:“他说不怕什么神兵,只有灵吉菩萨才能定住他的风势。——只是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
众人正商议着,忽然看见大路旁走出一个老公公来。只见他身强体健,无需拐杖支撑,胡须如雪,鬓发蓬松。金花在他眼中闪耀,令人感到朦胧不清,他瘦骨嶙峋,却筋骨强硬。他弯腰驼背,低着头缓步前行,眉毛浓密,脸色红润,如同孩童一般。看他的容貌,人们都称他为寿星,仿佛是寿星出洞一般。
八戒望见他,大喜过望,说道:“师兄,常言说得好:‘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你上前去问他一声,如何?”
只见那大圣赶忙藏起了金箍棒,理了理衣襟,快步上前,恭敬地叫道:“老公公,有礼了。”那老者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半答不答地回了个礼,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和尚?在这荒郊野外,所为何事?”
行者连忙答道:“我们乃是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昨日在此地不慎走失了师父,特来向公公打听一下,灵吉菩萨如今在何处居住?”老者微微点头,说道:“灵吉菩萨住在正南方向。从此处前往,尚有二千里路程。那里有一座山,名为小须弥山。山中设有一个道场,乃是菩萨讲经说法的禅院。你们是要去取他的经文吗?”
行者摇头道:“并非是为了取他的经文,而是我有一事相求,却不知该走哪条路才能到达。”老者抬起手,朝南边指了指,说道:“这条羊肠小道便是了。”说罢,那孙大圣便回头望去,只见那公公已化作一阵清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路边留下了一张简帖,上面写着四句颂子:
上复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须弥山有飞龙杖,灵吉当年受佛兵。
行者接过帖儿,转身沿着道路走去。八戒见状,连忙说道:“哥哥啊,我们这几日的运气真是差到了极点。这两天怎么老是遇到些奇怪的事情!那个化作一阵风离去的老头儿究竟是谁啊?”行者微微一笑,将帖儿递给八戒,说道:“你自己看看吧。”八戒接过帖儿,念了一遍,疑惑地问道:“李长庚是谁啊?”
行者回答道:“他乃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八戒一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慌忙朝着天空下拜,口中说道:“恩人啊!恩人啊!老猪我若不是亏得金星向玉帝奏准,恐怕这条性命早就不知道化作什么东西了!”行者点了点头,说道:“兄弟,你倒也懂得感恩。不过,你千万不要露面,只管藏在这树林深处,仔细看守好行李和马匹。等我去须弥山请菩萨回来。”八戒连连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哥哥你只管放心前去吧!老猪我学会了一个乌龟法,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头缩起来。”说罢,八戒便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