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藏赶忙喝退了八戒,急忙整理好衣物,恭敬地拜了三星。那三星以晚辈之礼拜见了大仙,这才各自叙坐。坐定之后,禄星说道:“我们许久未曾拜见您的尊颜,实在是有失恭敬。今日因孙大圣搅扰了仙山,特来相见。”大仙问道:“孙行者去蓬莱了?”寿星回答道:“正是,他因为伤了大仙的丹树,前来我处寻求医治之方。我们没有办法,他又去别处求访了;只是担心违背了圣僧三日的期限,圣僧会念紧箍儿咒。我们一来是奉拜,二来是想讨个宽限。”三藏听了,连声说道:“不敢念,不敢念。”
正在说话间,八戒又跑了进来,扯住福星,讨要果子吃。他在福星的袖子里乱摸,在腰里乱翻,不停地揭开福星的衣服搜寻。三藏笑着说道:“这八戒也太没规矩了!”八戒说道:“不是没规矩,这叫作‘番番是福’。”三藏又呵斥他出去。那呆子出门后,盯着福星,眼睛一眨不眨地发狠。福星说道:“你这夯货!我哪里惹到你了,你为何这样恨我?”八戒说道:“不是恨你,这叫‘回头望福’。”那呆子走出殿门,只见一个小童,拿着四把茶匙,正要去寻钟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夺过,跑上殿,拿着小磬儿,用手乱敲乱打,在两头玩耍起来。大仙说道:“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八戒笑着说道:“不是不尊重,这叫作‘四时吉庆’。”
且不说八戒在那里打诨乱缠,胡言乱语。且说行者驾驭着祥云,离开了蓬莱仙境,又早早地来到了方丈仙山。这山真是个好地方,有诗为证,诗中写道:
方丈仙山巍峨耸立,仿佛是另一个天地,太元宫府中汇聚着众多神仙。紫色的台阁闪耀着三清之路的光芒,花木散发着五色烟雾的香气。
金凤在众多花蕊的宫殿中自由飞翔,玉膏谁能逼迫它浇灌芝田呢?碧桃和紫李刚刚成熟,又迎来了仙人的万年之信。
行者按下云头,没有心思欣赏景色。正走着,只闻到阵阵香风,听到玄鹤的鸣叫声,那旁边有一位神仙。只见:
天空中充满了万道霞光,彩色的云雾飘荡着,光芒不断。丹凤衔着花朵更加鲜艳,青鸾飞舞,声音娇艳动人。他的福气如东海般广阔,寿命像山一样长久,容貌如同小童般健康。他的腰间悬挂着长生不老的篆书,壶中隐藏着洞天不老的仙丹。他在人间多次降下祥瑞,消除了世间的许多灾难。汉武帝曾宣扬要增加他的寿命,他也常常前往瑶池参加蟠桃宴会。他教化众僧摆脱世俗的缘分,指明大道,明亮如电。他也曾跨海祝福千秋,经常前往灵山参拜佛祖。他的圣号是东华大帝君,是烟霞之中的第一神仙眷属。
孙行者与帝君觌面相迎,行者拱手行礼,高声说道:“帝君,久违了。”帝君赶忙还礼,微笑着回应:“大圣,有失远迎,快快请进,到我这荒居喝杯茶吧。”说罢,便与行者携手走进宫殿。
这座宫殿果真是贝阙仙宫,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瑶池琼阁错落有致,宛如仙境一般。两人刚刚坐下,准备享用茶水,只见翠屏后面转出一个童儿。
那童儿身着道服,霞光闪烁,腰间束着丝绦,光彩夺目。他头戴纶巾,上面绣着斗星图案,脚下穿着芒履,仿佛游历仙岳的仙人。他修炼元真,脱离本壳,功行圆满,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早已识破了原流精气神的奥秘,主人对他的身份也了如指掌,没有丝毫差错。他逃避尘世的虚名,如今欣喜地享受着无疆的寿命,甲子周天也无法束缚他。
童儿绕过回廊,登上宝阁,天上的蟠桃他已经摸过三次了。缥缈的香云从翠屏中飘出,原来这个小仙正是东方朔。
行者见了,不禁笑道:“这个小贼竟在这里!帝君处的桃子你也敢偷吃!”东方朔赶忙朝上进礼,回应道:“老贼,你怎么也来这里了?我师父的仙丹你也敢偷吃。”帝君见状,忙喝道:“曼倩,休要胡言乱语,还不快去取茶来。”
曼倩原是东方朔的道名。他急忙走进里屋,取了两杯茶出来,递给行者和帝君。行者饮毕,说道:“老孙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不知帝君可否应允?”帝君道:“何事?但说无妨。”行者道:“近日我保唐僧西行,路过万寿山五庄观时,因那观中小童无礼,我一时恼怒,便将他们的人参果树推倒了。如今唐僧因此事受阻,无法脱身,特来帝君处求赐一方医治之法,还望帝君慷慨相助。”
帝君听闻行者所言,不禁摇头叹道:“你这猴子,真是不管不顾,四处闯祸。那五庄观的镇元子,圣号与世同君,乃是地仙之祖。你怎敢如此冲撞于他?他那人参果树,乃是草还丹,珍贵无比。你偷吃了也就罢了,居然还将树推倒,他岂能善罢甘休?”
行者一脸无奈,回道:“正是如此。我们本想逃脱,却被他追上,他一袖子就将我们都笼了去,实在是气人。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他寻求医治之法,这才前来拜求帝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