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精神抖擞,满心欢喜,手持钉钯,大步流星地径直跑到那里。他猛地推开门,只见那七个女子正蹲在水里,口中不停地咒骂着那只鹰。
“这个扁毛畜生!猫嚼头的死鬼!把我们的衣服都叼走了,让我们怎么动手!”
八戒见状,忍不住笑道:“女菩萨们,你们在这里洗澡啊。也带我和尚一起洗洗吧,怎么样?”
那怪听了,顿时怒发冲冠,大声呵斥道:“你这和尚,好生无礼!我们是良家女子,你是出家之人。古书上说:‘七年男女不同席。’你竟敢和我们同塘洗澡?”
八戒不以为然地说道:“天气如此炎热,我也是无可奈何,还请诸位女菩萨行个方便,让我也洗洗吧。哪里还用得着讲究这些繁文缛节,同席不同席的!”
说罢,八戒也不等她们回应,便丢下钉钯,脱下皂锦直裰,“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那怪们见八戒如此无礼,心中恼怒不已,纷纷上前想要教训他一番。然而,她们却低估了八戒的水性。八戒到了水里,瞬间摇身一变,化作一条滑溜溜的鲇鱼精。
那怪们见状,便开始在水中摸索着抓他。可是,八戒在水中灵活自如,她们根本抓不住他。
“东边摸,他忽然就溜到了西边;西边摸,他又忽然溜到了东边。”
八戒就像一条泥鳅一样,在那怪们的腿裆里来回穿梭,把她们逗得团团转。
原来,那池塘的水有齐胸深,八戒在水上盘了一会儿,又潜入水底,把那七个女子都盘倒了。她们在水中扑腾了许久,早已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八戒方才猛地跳将上来,现出了本相,穿上了直裰,执着那钉钯,大声喝道:“我究竟是哪个?你竟把我当作鲇鱼精!”那怪见了,顿时心惊胆战,对八戒说道:“你起初来的时候是个和尚,到了水里却变作鲇鱼,我们拿你不住,没想到你如今又这般打扮。你究竟是从何而来?务必留下姓名。”
八戒道:“你们这群泼怪,当真不认得我!我乃是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唐长老之徒弟,乃天蓬元帅悟能八戒是也。你们把我师父吊在洞里,还盘算着要蒸了他享用!我的师父,岂是能随便蒸吃的?快快趁早伸过头来,让我各筑一钯,也好教你们断根!”那些妖怪听闻此言,吓得魂飞魄散,赶忙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发发慈悲,行个方便!我们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虽然将他吊在那里,却不曾敢施加刑罚让他受苦。还望老爷慈悲为怀,饶了我们的性命,我们情愿贴些盘缠费用,送你师父前往西天。”八戒却摇了摇手,说道:“休要说这些话!俗话说得好:‘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今日便是筑你们一钯,大家各走各路!”
那呆子向来只知一味地粗鲁行事,想要显摆自己的手段,哪里有半分怜香惜玉之心。只见他举起九齿钉耙,不分好歹地就朝前方乱筑过去。那妖怪顿时慌了手脚,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羞耻,赶忙用手捂住羞处,跳出水面,全都跑到亭子里站定,施展出法术来。只见那妖怪脐孔中骨碌碌地冒出无数丝绳,如同漫天飞舞的蛛丝一般,瞬间搭起了一个巨大的丝篷,将八戒严严实实地罩在了当中。
那呆子忽然抬头,却发现不见天日,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抽身想要往外走。然而,他哪里还能举得动脚步!原来那妖怪早已在地上放了绊脚索,满地都是密密麻麻的丝绳。他刚一动脚,就被绊了个跟头,左边一跤,摔了个面磕地;右边一跤,来了个倒栽葱;转身之间,又跌了个嘴啃泥;急忙爬起来,却又跌了个竖蜻蜓。也不知究竟跌了多少个跟头,直把个呆子摔得浑身麻木、双脚发软,头晕眼花,连爬也爬不动了,只能躺在地上不停地呻吟。而那妖怪却将他困住之后,既不打他,也不伤他,只是一个个跳出门去,用丝篷遮住了天光,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洞中去了。
到了石桥上,他站定身形,口中念动真言。刹那间,丝篷收起,他赤条条地跑入洞中,嬉皮笑脸地从唐僧面前跑过。进入石房后,他取了几件旧衣穿上,径直走到后门口站定,大声呼唤:“孩儿们何在?”原来这妖精有许多儿子,但都不是他亲生的,而是他结拜的干儿子。他们分别叫做蜜、蚂、黄蜂、班、蜢、蜡、蜻:蜜是蜜蜂,蚂是蚂蜂,黄蜂是一种大型蜂,班是班毛,蜢是牛蜢,蜡是抹蜡,蜻是蜻蜓。原来这妖精漫天结网,将这七种虫蛭掳住,想要吃掉他们。古人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时这些虫蛭苦苦哀求饶命,并愿意拜他为母。从此,他们春天采集百花供奉怪物,夏天寻找各种花卉孝顺妖精。忽然听到一声呼唤,他们都来到面前,问道:“母亲有何吩咐?”众怪说:“儿啊,早上我们不小心招惹了唐朝来的和尚,被他的徒弟拦在池子里,出了不少丑,差点丢了性命!你们要努力,赶快出门去把他们赶走。如果打了胜仗,可以到你们舅舅家来见我。”那些怪得到命令后,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去迎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