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听闻此言,忍不住暗自偷笑:“这个呆子!寒冷尚且还能忍受,若是酷热难耐,必定会危及性命。再说上两次,定然会走漏风声,得赶紧救他才行。且慢!要救他必须得现出本相。倘若现了身,这十个烧火的瞧见,定会齐声呼喊,惊动那老怪,岂不又要多费一番周折?待我先送他个法子。”忽然想起:“想当年我做大圣之时,曾在北天门与护国天王猜枚玩耍,赢了他一些瞌睡虫儿,如今还有几个,就送给他吧。”随即伸手往腰间顺带里摸索,尚有十二个。“送他十个,留下两个当作种子。”
眼看着时机已到,行者轻轻将手中的虫儿抛了出去。那虫儿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了十个小妖的脸上。它们像是找到了归宿一般,迅速地钻入了小妖们的鼻孔。
渐渐地,这些小妖们开始打起盹来,一个接一个地睡倒在地。只有一个拿着火叉的小妖,似乎睡得不太安稳。他不停地揉着头,搓着脸,还把鼻子左捏右捏,嘴里不住地打着喷嚏。
行者见状,心中暗喜:“这厮倒是机灵,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他再次取出一个虫儿,抛在了那小妖的脸上。这一次,两个虫儿在小妖的鼻孔里左进右出,右出左进,想必总有一个能安住。
那小妖接连打了两三个大呵欠,把腰伸了伸,手中的火叉也随之掉落。随后,他也扑地睡倒,再也没有翻身。
行者不禁赞道:“这法儿当真是奇妙且灵验!”言罢,即刻现出原身,快步走近,高声唤道:“师父。”唐僧闻声,急切道:“悟空,快来救我!”沙僧亦道:“哥哥,你在外面呼喊吗?”行者应道:“我若不在外面,岂不是要与你们一同在这笼中受罪?”八戒嚷道:“哥啊,你倒是溜得快,我们可都成了顶缸的,在这里受这闷气!”行者笑道:“呆子莫要叫嚷,我这便来救你。”八戒忙道:“哥啊,救便要救得彻底,莫要又将我们装进笼里蒸。”行者却不慌不忙地揭开笼头,解救了师父,又将那假变的毫毛轻轻一抖,收归己身。随后,他一层层地放出沙僧和八戒。那呆子一经解脱,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行者连忙道:“莫急!莫急!”接着,他又念动咒语,释放了龙神,这才对八戒说道:“我们此去西天,仍有诸多高山峻岭。师父脚力不佳,难以行走,待我再去将马匹牵来。”
你瞧他轻手轻脚地走到金銮殿下,只见那些大大小小的群妖都已熟睡。他随即解开缰绳,丝毫没有惊动它们。要知道,那马原本是龙马,若是换做陌生人,它定会飞起两脚,嘶叫几声。然而,行者曾经养过马,还被授予弼马温的官职,与这马也算是自家一伙,所以它既不跳跃也不鸣叫。行者悄悄地将马牵来,束紧了肚带,做好了准备,然后请师父上马。长老战战兢兢地骑了上去,正准备离开。这时,行者说道:“且慢,我们西去还需要国王的关文,否则无法通行。我还是先去寻找行李吧。”
唐僧面色凝重地说道:“我记得进门时,众怪将行李放在金殿左手下,担儿也在那一边。”行者听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应声道:“我晓得了。”说罢,即抽身跳在宝殿之上,开始寻找行李的踪迹。
行者的目光在宝殿中快速扫过,忽然,他瞧见了一道光彩飘摇的光芒。行者心中一动,他深知这光芒的来源,因为唐僧的锦襕袈裟上镶嵌着夜明珠,在黑暗中会散发出独特的光芒。他急忙朝着光芒的方向奔去,果然发现了担儿。
担儿原封未动,静静地躺在那里。行者心中大喜,连忙拿起担儿,飞身而下,将其付与沙僧挑着。沙僧接过担儿,感受到了行者的信任和责任,他紧紧地握住担儿,仿佛握住了他们前行的希望。
八戒牵着马,他在前引路,径直奔向正阳门。只听得梆子和铃铛乱响,门上有锁,锁上还贴了封皮。行者见状说道:“这般严密的防守,我们如何能够进去呢?”八戒提议道:“那我们从后门进去吧。”行者便引领众人,径直奔向后门。然而,后宰门外同样有梆子和铃铛的声音,门上也有封锁,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行者不禁感叹道:“我这一番,如果不是因为唐僧是个凡体,我们三人不管怎样,也能驾云弄风离开了。只是唐僧尚未超脱三界之外,仍在五行之中,他一身都是父母的浊骨,所以无法升驾,难以逃脱。”八戒说道:“哥哥,不必再商量了,我们到那没有梆子和铃铛,也没有防卫的地方,搀扶着师父爬过墙去吧。”
行者笑着说道:“这个主意可不太好,现在情况紧急,暂且先把他弄过去,等到取经回来的时候,你这呆子嘴巴不严实,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对别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八戒说道:“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先保住性命要紧,赶紧逃命去吧。”行者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依了他。两人来到那堵干净的墙边,盘算着如何爬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