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觉得师傅所言极是,点头应道:“师父说得有理,徒儿谨遵教诲。”说罢,他立即转身唤来八戒和沙僧,一同前往山凹处取回那些被盗的赃物。三人齐心协力,很快便将所有物品收拾妥当。只见行者将一部分财物驮在了马背上,又吩咐八戒挑起满满一担金银财宝,而沙僧则负责挑起自己的行李担子。
就在此时,行者瞧见那伙强盗仍瘫倒在地,动弹不得。他本想挥动金箍棒,一棍子将这群恶贼全部打死,以绝后患,但转念一想,又担心唐僧会怪罪他随意伤害人命,违背佛门慈悲之道。犹豫再三之后,行者最终决定收起杀心,只是将身子轻轻一抖,收回了先前用来束缚盗贼的毫毛。
那伙贼人顿时感觉身上一轻,手脚恢复了自由。他们如蒙大赦一般,迅速从地上爬起,连滚带爬地四散奔逃,纷纷躲进附近的山林草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唐僧听闻八戒所言,心中略感不安,但还是决定转身回去,将之前从员外那里得来的财物如数归还。然而,他这一举动,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不仅没有得到好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了灾祸。正如古人所说:“恩将恩报人间少,反把恩慈变作仇。”有时候,好心未必能换来好报啊!
且说这唐僧师徒四人拿着那些金银服饰往回走时,突然间看到前方道路上枪刀林立,寒光闪闪,一群人簇拥着朝他们走来。三藏见此情景,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对身旁的徒弟们说道:“徒弟们呐,你们快看那前面众多兵器簇拥在一起,朝着咱们这边逼近过来,不知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八戒一听这话,吓得脸色发白,惊慌失措地喊道:“哎呀呀,不好啦!祸事降临啦!肯定是刚才被咱们放走的那帮强盗,他们现在取回了兵器,还又纠集了一些同伙,绕到这条路来跟咱们拼命厮杀呢!”
沙僧听了八戒的话,摇了摇头,冷静地说道:“二哥莫要慌张,我看那来人并非是贼人的阵势。大哥,你再仔细观察一下。”
此时,行者悄悄地凑到沙僧耳边,压低声音说道:“三弟,依我看呐,师父这次恐怕又要有劫难了。这些人八成是官府派来追捕盗贼的官差。”
且说那众多兵卒如潮水般涌至跟前,迅速散开成一个圆圈阵势,将他们师徒四人紧紧地围在了中间。只听得一声怒喝传来:“好和尚啊!竟敢打劫别人家的东西,如今竟然还敢在此处大摇大摆!”话音未落,一众兵士便如饿虎扑食一般一拥而上。
他们先是身手敏捷地将骑在马上的唐僧一把拽了下来,紧接着拿出绳索,三下五除二就将其五花大绑起来。而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行者、八戒和沙僧三人,同样毫不留情地用绳子将他们牢牢捆住。不仅如此,这些士兵们更是心狠手辣,给每个人都穿上了沉重的杠子,两两一组,抬起一人,驱赶着马匹,夺走了行李担子,径直朝着府城方向疾驰而去。
再看那被捆绑着的师徒四人,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神态。唐三藏满脸惊恐之色,身体瑟瑟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难以说出一句话来;猪八戒则嘴里不停地絮絮叨叨,心中暗自抱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沙和尚也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胸口不断起伏,似乎心里正犹豫不决;唯有那孙行者,脸上依旧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看似满不在乎,但其实内心早已盘算好了应对之策,准备施展一番神通手段。
就这样,在众官兵的簇拥和扛抬之下,没过多久,一行人便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城中。随后,他们不由分说地直接押解着这师徒四人登上公堂,向坐在堂上的官员禀报:“老爷啊,我们这些当差的人和普通百姓一起,好不容易才逮到这群强盗啦!”
那刺史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面色严肃地奖赏慰劳了那些迅速抓捕到盗贼的民众,仔细检查清点了缴获而来的贼赃后,当即下令让寇家的人前来认领。随后,他又把唐僧师徒四人带到了大厅前方,目光犀利地质问起来:“你们这群和尚,口中宣称自己是从遥远的东土大唐而来,要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但实际上却是一些妄图寻找门道、肆意打家劫舍的贼人!”
面对刺史严厉的质问,唐僧赶忙恭敬地回答道:“大人,请您听我详细禀告。贫僧确实并非贼人,绝对不敢有丝毫虚假,我们随身携带的还有通关文牒可以作为证明。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寇员外一家好心招待我们吃斋饭长达半个月之久,他们对我们的情谊深厚无比。而就在我们继续赶路途中,不幸遭遇了一伙强盗,他们抢夺并打劫了寇家的财物。出于感恩之情,我们奋力夺回了这些被抢走的东西,并打算送还给寇家以报答他们的盛情款待。没想到却被民快等人误当作贼人给捉拿住了。请大人明察秋毫啊!”
然而,刺史听完这番解释后并不相信,他冷哼一声说道:“哼!你这家伙见到官兵前来抓捕,就开始编造出这套所谓报恩的说辞来狡辩。既然说是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为何不干脆将他们一并擒获送交官府,以此真正地报恩呢?怎么偏偏只有你们四个在场!你瞧瞧!寇梁家已经递上了详细的诉状,指名道姓地告发了你们,难道你还想抵赖不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