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四人你一言我一语,齐声应和起来。伴随着欢快的气氛,他们齐心协力地撑着船,没过多久,船只便稳稳当当地穿过了凌云仙渡。此时,三藏小心翼翼地转过身来,然后轻盈地一跃而起,如同一片羽毛般轻轻地落在了对岸之上。
恰在此刻,一首美妙的诗歌悠然传来。其诗云: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
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
此诗所言,当真可谓是蕴含着广大无边的智慧,乃是登上彼岸、抵达无极境界的绝妙法门。待得四位师徒全部上岸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回过头去张望,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那艘原本承载着他们渡河的无底船儿此刻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这时,行者才缓缓开口解释道:“那其实是接引佛祖所化的宝船呢。”听到这番话,三藏方才恍然大悟,急忙转过身来,满怀感激之情向着自己的三位徒弟深深地施了一礼,表示诚挚的谢意。
行者面带微笑地说道:“咱们之间就无需互相道谢啦!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相互扶持着前行呢。想当初我们多亏有师父您出手相助得以解脱束缚,又借助种种法门和途径来修炼功法,最终才能有幸修成正果啊!而师父您呢,同样也是依赖着我们的保护呀,秉持着正教并得到加持,欢喜地脱离了那平凡的肉体凡胎。师父您瞧瞧眼前这片景象,那些五颜六色的奇花异草、郁郁葱葱的松竹翠篁,还有那自由自在翱翔的鸾凤以及悠闲漫步的仙鹤白鹿所构成的如此美妙绝伦的胜景,与之前遇到过的那些由妖邪幻化而成的险恶之地相比起来,究竟哪个更美一些呢?哪个更恶一些呢?又是哪里充满善意,哪里暗藏凶险呢?”
三藏连连道谢,心中满是欢喜和感激之情。他与徒弟们个个身形轻盈、脚步快捷,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灵山走去。不多时,便远远望见了那座闻名遐迩的雷音古刹。
这座古寺高耸入云,其顶部仿佛直接触及九霄汉中,而根基则深深地扎根于须弥山脉之中。周围山峰巧妙地罗列着,形状各异的怪石参差不齐地分布其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悬崖之下,瑶草琪花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曲径之旁,紫芝香蕙郁郁葱葱,宛如仙境中的仙草一般。只见一群仙猿欢快地穿梭于桃林中,它们敏捷地摘取熟透的桃子,身影如同被火焰燃烧的金色幻影。而白鹤则优雅地栖息在松树枝头,身姿绰约,浑身散发着如烟似雾般的祥瑞之气。
更有那成双成对的彩凤,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向着太阳高声鸣叫,声音清脆悦耳,传遍整个天地,带来无尽的吉祥瑞气;还有一对对青鸾,迎着微风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动人,世间罕见。
再看那古刹的建筑,屋顶上铺着一片片金黄色的瓦片,层层叠叠,犹如鸳鸯交颈嬉戏。明亮耀眼的花砖整齐地铺设在地面上,恰似玛瑙镶嵌其中。东边一行行宫殿巍峨耸立,西边一列列楼阁错落有致。南边一带,北边一带,放眼望去,皆是金碧辉煌的蕊宫珠阙和珍贵华丽的宝阁珍楼。
天王殿上闪耀着绚丽夺目的霞光,护法堂前喷射出熊熊的紫色烈焰。古老的浮屠塔高高矗立,塔顶佛光闪烁,四周弥漫着清幽的优钵花香。此地景色宜人,美不胜收,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已置身于天上仙界。在这里,白云悠悠,时光似乎也变得格外漫长。远离尘嚣的纷扰,一切缘分皆已尽断,历经万劫依然无损的大法堂庄严肃穆地屹立于此,彰显着佛法无边的威严。
师徒几人一路上欢欢喜喜,悠哉游哉地向着灵山之巅缓缓行去。只见那青松林立之处,一排排优婆恭敬而立;而在那翠绿的柏树丛中,众多善士整齐排列。长老见此情景,赶忙上前施礼问候。那些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比丘僧、比丘尼们见状,急忙合起双掌说道:“圣僧不必多礼。还是等见到了牟尼佛祖之后,咱们再来叙话吧。”行者听闻此言,不禁咧嘴一笑,说道:“还早着呢,还早着呢!咱们先去拜见那位至高无上的尊者吧。”
说罢,那长老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紧紧跟随着行者一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雷音寺的山门前。此时,那边厢赫然站着四位威风凛凛的金刚,他们齐声喝道:“可是圣僧驾临?”三藏连忙弯下腰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正是弟子玄奘到了。”话音刚落,他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迈步走进门去。然而,其中一名金刚伸手拦住了他,和声说道:“圣僧请稍候片刻,待我等禀报过后,您再进去不迟。”于是,这名金刚转身朝着山门内快步走去,并将唐僧到来之事告知给了二门处的另外四位金刚。紧接着,这消息又如接力一般迅速传递到了三门之上。三门之内原本正在忙碌着供奉事宜的神僧们,一听到唐僧已经抵达的消息,立刻急匆匆地赶到大雄宝殿之下,向端坐在殿中的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禀告道:“启奏佛祖,来自唐朝的圣僧,如今已到达我们这座宝山,乃是专程前来取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