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有人谈秦始皇,就是拿秦始皇跟隋唐比,甚至跟现在对比,他们从来不敢用秦始皇的制度跟春秋战国对比,甚至他们都不敢用秦始皇的制度跟当时的六国比,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的制度太先进,太爱民了。)
(可不是,秦始皇可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制度,而当时的春秋战国很多国家改革不彻底,他还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秦始皇的制度比他们先进了一个时代呀!学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这爱民都形成了降维打击了。)
(历史果然不能细看,细看一下全是漏洞。)
(我去,我是秦黑,这波我都不知道怎么黑秦始皇了?秦始皇的制度跟姬仇一比,那简直进步了不知多少倍,而姬仇的制度跟姬周一比,那也是进步了多少不知多少倍!)
(姬仇,真神,确定了。)
(我总算知道晋国为什么那么强大的了,这是有制度支撑的,姬仇的兵役改革,绝对能释放底层的战斗力,他给了底层奴隶活下去的希望。)
.............
大秦,
秦始皇哈哈大笑,原来这些孙子喷自己,抹黑自己,就是完全不懂先秦的历史?
他们连兵役制度的来源都不知道?
他们连春秋战国时代怎么服兵役的都不清楚,那有什么资格来骂寡人呢?
你都不知道寡人对历史的贡献,你也不清楚,寡人是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还是过得更差,你怎么能下得去嘴直接喷呢?
哎,寡人到底怎么对不起他们了?
“无耻啊无耻!”
“我以为他们懂春秋战国,结果他们一无所知,连兵役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能够得出,我们大秦是暴政的结论呢?”
扶苏都气得身子发抖,他以为后世子孙对于自己阿父的指责,是基于历史事实。
感情你们在架空历史啊!
..........
大明,
海瑞现在受到的冲击太大了,以至于他人都是晕乎的。
他从小贫寒,能有一个老师教他学问,他都千恩万谢,别人给他灌输的一点知识,他就当成了世间所有的知识点,饥渴的吸收。
儒家思想已经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历史竟然跟他学的完全不同。
秦始皇被骂成暴君,秦始皇的兵役制度,被他们指责为千古第一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一定就是秦始皇制度的问题,这基本都是成了所有人认知的常识。
可如果细看之下,却发现人家秦始皇的制度,比以前要爱民的多!
起码比很爱民的姬仇要先进,你这么说?
这还是他熟悉的那个秦始皇,这还是他自认为了解的炎黄古史吗?
一旁,嘉靖看到海瑞这副模样,嘴都忍不住被钓成了翘嘴。
他要给儿子留下这把大明神剑,那这把神剑,在立场坚定的同时,也要足够锋利!
首先,就得让海瑞明白,到底谁对谁错,他才不会以身为剑,斩错人!
“海瑞,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朕说你见识不足吗?”
“知史才知兴衰,知史才懂民生,知史才懂改革啊!”
“但前提是,你知道的而是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司马光等人乱编之后的历史。”
海瑞嘴唇蠕动几下,最终反驳的话还是没说出来,是啊,连民生到底是他们的政策下变好还是变坏都不清楚,怎么改革呢?
海瑞跟魏征不同,魏征的屁股是坐在贵族一边的,但海瑞的屁股始终是站在百姓一边的,他是为百姓请命的。
只要谁对百姓好,并且得到了海瑞亲自观察后,确定是真的好,而不是浪得虚名,那么海瑞一定会为他直言!
“陛下,臣错了,臣从未想到,兵役制度竟然是如此起源,更不知道,兵役制度的改革竟然是次数越来越少,时长越来越少,服役年龄越来越合理,最后让百姓服兵役越来越少。“”
“臣不该不懂前因,就盲目下定论。”
“让那些为百姓真正做过好事的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臣一定会潜心读史,为百姓谋福,为大明尽忠。”
好好好!
嘉靖哈哈大笑,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海瑞坐下说话,朕的好爱卿,站着怪累的。
太监过去把凳子挪在了海瑞的屁股底下,海瑞也没有管其他六部阁老,自己就直接坐了下来,海笔架可不是浪得虚名,他才不管其他人舒服不舒服呢。
嘉靖甩了甩拂尘,热切的问道:“爱卿既然已经明白了,历史中藏着的猫腻,接下来就应该在六部之中学习,懂得咱们大明朝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转,了解大明的积弊,然后对照历史,看清楚书本之外的真相!”
“等你真正能够执掌大明内阁的时候,记住,一定要在史书上为那些炎黄先祖证明,也要为朕正名,朕到底是对是错。”
哦,原来你打的这个心思,你不光是要生前享受,你还想死后名流清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