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用部分
远志以其干燥根入药。在秋季采挖后,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即可。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 - 15厘米,直径0.3 - 0.8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更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四、附方功效与作用
宁心安神:远志具有显着的宁心安神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本草纲目》中记载:“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 现代研究表明,远志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如远志皂苷、远志酮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祛痰开窍:远志能祛痰止咳,对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它还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阻心窍所致的神志恍惚、惊痫抽搐等病症。中医理论认为,远志辛散苦泄,能使痰液稀释并易于咳出,同时能开通心窍,恢复神志。
消散痈肿:远志外用可治疗痈疽肿毒、乳房肿痛等病症。其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痈肿。将远志研末,用醋或酒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可有效缓解红肿疼痛。
附方举例
治失眠多梦:远志、石菖蒲各10克,茯神、酸枣仁各15克,水煎服。此方可宁心安神,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
治咳嗽痰多:远志、桔梗各10克,陈皮、半夏各10克,水煎服。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湿咳嗽。
治痈疽肿毒:远志适量,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 - 2次。能消散痈肿,缓解疼痛。
五、使用方法
内服:远志可煎汤内服,一般用量为3 - 9克。也可入丸、散剂。在治疗失眠时,可将远志与其他安神药物配伍,制成丸剂,便于长期服用。
外用:将远志研成粉末,用适量的醋、酒或蜂蜜等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可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也可将远志煎汤,熏洗患处,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等。
举例十个使用方法治疗
失眠:远志1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
健忘:远志、益智仁各10克,石菖蒲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心悸:远志10克,丹参15克,麦冬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咳嗽:远志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5天为一疗程。
哮喘:远志10克,麻黄6克,苏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
癫痫:远志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天为一疗程。
小儿惊风:远志5克,蝉蜕3克,僵蚕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用,3天为一疗程。
乳腺炎:远志1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同时用远志末醋调外敷,5天为一疗程。
疮疡肿毒:远志10克,白芷10克,浙贝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同时用远志末外敷,7天为一疗程。
耳鸣:远志10克,磁石30克,柴胡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六、可否食疗配伍与禁忌
食疗配伍:远志可与多种食材配伍进行食疗。与猪心配伍,可制成远志猪心汤,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心悸等症状。制作方法为:将远志10克装入纱布袋中,与猪心1个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至猪心熟烂,去药袋,加入适量调料即可。
禁忌:阴虚火旺、实热内盛者忌服远志。因为远志性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火气,导致病情恶化。孕妇慎用,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远志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七、炮制方法
远志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洗,润透,抽去木心,干燥。
制远志:取甘草,加适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甘草量的10倍,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每100千克远志,用甘草6千克。制远志可缓和远志的燥性和酸性,消除刺喉感,以安神益智为主。
蜜远志: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远志,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千克远志,用炼蜜20千克。蜜远志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