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只有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才能使得国家繁荣富强!”
唐太宗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希望大唐也能如此发展,走上富民强国的这条路。
可是门阀世家不会答应,那些世家都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
“等朕灭了吐蕃和高句丽,就轮到你们了!”
李世民目光深邃地看着天幕,缓缓说道。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变幻,出现一行大字。
《泪目,追忆杂交水稻之父袁老的一生!》
“杂交水稻之父?”
“是朕从天幕商城中所购买的那种水稻吗?”
李世民一愣,有些惊讶地说道。
去年购买的水稻种子,在今年已然丰收,产量十分惊人。
他正准备在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让农民都种上这种高产量的水稻。
“这位袁老,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肯定是功勋卓着之人!”
唐太宗李世民精神一振,缓缓说道。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享誉海内外的着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伴随着低沉肃穆的解说声,天幕画面开始变幻,一座现代都市呈现出来。
天空中下着小雨,街道上的汽车全部停下鸣笛致敬,把宽阔的大道全部留给一队正在缓缓行驶的黑色灵车。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民众聚集在道路两旁,在雨中追着这队灵车哭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一路走好!”
……
成千上万人的齐声哭喊,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回荡,也回荡在无数时空中,观看天幕的古人的心间。
“呜呜呜!我怎么好想哭啊!”
“能被百姓如此送别,这位袁老肯定是一位大英雄!”
……
天幕下,许多古人被画面中的情绪所感染,有些人甚至鼻子发酸,眼角湿润。
天幕还在继续播放。
画面中,无数名男女老少面露悲戚地手捧着鲜花排着长队前来和袁老告别。
从天空中看下去,这条前来悼念袁老的长队,竟有数十里之长!
人们没有喧哗,没有吵闹,所有人都神色悲戚,默默地排着队。
排在前面的少年眼含热泪,默默放下手中的鲜花,弯下腰连续鞠躬三次,而后离开。
后面的孩童有样学样,也是默默放下鲜花,鞠躬三次。
在后面的少女也是如此……
在队伍中,有衣着光鲜的白领,也有身穿校服的学生,还有戴着头盔的外卖小哥,更有衣服上带着油漆或者白灰的工人大叔。
甚至还有头发花白的老者,也是手捧鲜花站在队伍中,等待着和袁老告别。
无言的沉默,弥漫在无数时空中。
“此人必然为一代圣贤,吾不及也!”
孔子深吸一口气,叹息着说道。
他扪心自问,如果他孔子去世了,世人做不到如此礼敬。
“这位袁老,竟被后世人如此尊敬,肯定有莫大的功绩!”
秦始皇嬴政心情沉重,缓缓说道。
那位袁老看来是位后世人,去世后能被同代人如此尊重,古来罕见!
就算是孔子和老子也做不到!
更何况是他秦始皇!
他现在都被天天人被骂!
“虽然还不知道他的功绩,但是朕有一种感觉,这位袁老一定是一位英杰!”
汉武帝刘彻大为震撼,什么样的人能被百姓如此爱戴?
反正他刘彻做不到!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江西德安。】
【父亲袁兴烈为国民政府公务员,母亲华静接受过西式教育,重视子女教育。】
【袁隆平幼年时,因抗日战争随家人辗转湖北、湖南、重庆等地,目睹饥荒与民生疾苦。】
【1949年,他考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毕业,在此期间,他奠定了农业科研基础。】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教授遗传育种学。】
【在任教期间,袁隆平亲身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饥饿惨状促使他立下“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志向。】
“抗日战争?这是什么意思?”
唐太宗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重点,心中顿时疑惑起来。
“难道是和清朝“甲午战争”的那个日本?”
“也就是现在被灭的的倭国?”
李世民心中有了猜测,不由露出了笑容。
倭国,已经被他灭国了!
就在几个月前,卫国公李靖和英国公李绩亲率大军渡海,兵分两路直捣其都城。
倭国天皇被逼自杀,其余倭人皆被俘虏,大唐军队在此驻扎,已经成为了大唐的国土!
周围的新罗和百济见状也赶紧臣服,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国,世代不改!
令李世民惊喜的是,倭国虽小,且为岛国,但是矿产丰富,金矿银矿数之不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