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看着张超的背影,心想:
“这傅乔还跟我玩这把戏。”
“你傅乔都把我徐州的广陵郡吞并了,还想用这等小伎俩想离间自己和袁术、曹操的关系。”
“真是着实可恨!”
“不过这句话倒是真的,自己身边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哪个都得防着点。”
“这倒是给自己提了个醒。”
“而傅乔能把张超放了,可见其人还是有些胸襟的。”
想到这里,陶谦不禁对傅乔的所为点了点头。
……
长安城
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董卓府中众人正在议论着,陶谦请奏之事。
“启禀太师。”
“这陶谦为刘备请奏,想让朝廷封刘备为广陵郡太守。”一名官员恭敬地说道。
董卓坐在高位上,摸着下巴思考着,然后转头看向旁边的李儒,问道:
“咱家要不要同意呢?”
李儒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李儒深知此时局势复杂多变,如果能够巧妙利用这个机会,或许会给自己一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片刻之后,李儒心中已有计较,他向前一步,对着董卓拱手施礼道:
“岳父大人,依小婿之见,这陶谦的请奏,咱们大可应允下来。”
“如此行事,实有两点妙处。”
“其一,可借此契机加剧江东地区的混乱之势。”
“如今江东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若刘备得以就任广陵郡太守,必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警觉和争斗。”
“从而使得整个江东陷入一片混战之中。”
“其二,可以有效地遏制住近来势力发展迅猛的傅乔。”
“此人野心勃勃,若是任由其坐大,日后恐成心腹大患。”
“通过支持刘备,便能分散傅乔的精力,限制其进一步扩张。”
“此两点于我等而言,皆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啊!”
董卓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嗯!”
“文优所言甚是有理!”
“既然如此,那就准了吧!”
董卓听了李儒的建议,便答应了陶谦的请奏。
……
徐州下邳城
宁静的氛围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池。
在太守府内的书房里,陶谦正坐在案几前,内心正在思考着刺杀之事。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只见陈登神色匆忙地走进房间,拱手施礼道:
“主公!”
陶谦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抬起头来,看到来人是陈登,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
“哦!”
“原来是元龙啊!”
“快快请坐。”
陈登并没有坐下,而是径直走到陶谦面前,急切地开口说道:
“主公。”
“朝廷对刘备的任命已经下来了。”
陶谦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之色,随即问道:
“哦!”
“竟然如此顺利吗?”
陈登看着陶谦惊讶的表情,缓了口气,解释道:
“主公。”
“此事对于董卓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且此举于他而言只有益处并无弊端,他自然乐意为之。”
陶谦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声道:
“嗯。”
“理倒是这个理。”
“既然如此,那便这般安排吧。”
“元龙,你速速前往淮陵,将此消息告知刘备,并转达我的意思。”
“广陵目前情况复杂,暂且无法前往,就让他先率领军队前往淮阴驻军吧。”
“另外,再准备 300 金和 5000 石粮草送去给他,以表我对他此次受任的恭贺之意。”
陈登恭敬地应道:
“是,主公。”
“属下即刻启程前往淮陵,定不辱使命!”
说罢,他转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门外。
书房再次恢复了平静,陶谦重新坐回椅子上,继续思考着后续的应对之策……
……
淮陵城
古老的城池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祥和。
然而,城中一处简陋的居所内,却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氛。
经过十多天的精心调养,刘备那原本重伤的身躯终于逐渐恢复,伤势已基本稳定。
他静静地坐在榻上,虽然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中的光芒却渐渐明亮起来。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紧接着房门被轻轻推开,陈登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只见陈登快步走进屋内,向着刘备恭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
“元龙见过刘始君!”
刘备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尽管声音仍带着几分沙哑,却透着亲切:
“元龙不必客气,请入座吧。”
陈登依言坐下,目光关切地投向刘备,轻声问道:
“刘始君身体可大好了?”
刘备点了点头,缓声道:
“承蒙元龙挂念,已无大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