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临石头城
江南自明清以来,就是赋税重地,“苏杭熟,天下足”之地。
繁华那是肯定繁华,但是那是显赫人物的繁华,与此刻逃难的古之月,毫无关系。
冬日的江南,有阳光的日子也不算冷,但是要是阴雨连连,那刺到骨头缝的寒意,就是穷人的噩梦了,穿着露脚趾的棉鞋,走在冰雪的泥泞里,每一脚都是磨难。
一路向西,光穿破棉袄乞讨而活的古之月,冻的是瑟瑟发抖,虽然是在富足之地,虽然乞讨也不那么艰难,但是却因为乡音难懂,一直居无定所的飘着。
一天,来到江边,看到一艘运粮船停靠在码头边,很多人正在往船上搬运粮食,正在准备沿江而上。
二天,正饿的腿脚虚浮的古之月,看到粮食,两眼立刻晃光起来,眼睛一转,就想到吃到粮食的方法。
古之月慢慢走到粮食堆旁,这时旁边的大汉恶狠狠的说:
“哪来的野小子,滚一边去!这边不是要饭的地方!”
“大爷,对不起,走错地了,俺这就走”,
古之月说着,就从粮食堆旁转身,在转身的时候飞快的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尖头的小木棒,对着麻袋就是一捅,就快速地收回木棒。
此刻身体正好挡住大汉的目光,大汉没有看到装粮食的麻袋已经破了,然后古之月走到粮船与粮堆中间的位置,静静的看着那个破麻袋。
在旁边盯着那个破了的麻袋看,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大冬天穿着短襟还汗水不断的大汉,扛过那个麻袋往粮船走来,古之月心里在默数,麻袋上的粮食漏出来的时间,而大汉刚好走到他身边的时候。
“大叔,你这麻袋漏了”,古之月一边大叫一边飞快的跑到脚力旁边,用手堵住麻袋破洞,一起往船上走,周围的粮行伙计,也都看过来,但是没有人阻止古之月上船。
“谢谢你,小家伙,赶快下船去吧,一会管事的看见会很麻烦的”,脚力大叔和善的说。
“不,大叔,我先把麻袋补一下,再下船,要不了多久的,不会让您为难的”。
只见古之月变戏法的拿出破麻布和针线,飞快的缝起破麻包来,脚力大叔笑着走开了
飞快的补着麻包,古之月小眼乱转,趁着没有人快步,跑向早就盯好的帆布旁,瘦小的身躯立刻钻到帆布里去了。
过了一会脚力大叔又扛着麻袋过来了,发现麻袋补好了,但是没有看到小乞丐,以为小乞丐下船了,就继续去忙去了。
过了几个小时,粮食装好,粮船就解缆出发了。
古之月过了好久才从粮仓的帆布里出来,早就是饿的是头昏眼花,这个袋里弄点大米,那个袋子里弄点大米,直接生吃了起来。
虽然是生米,但是古之月却兴奋了起来,未来一段时间,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了,关键还有帆布盖着睡觉,再也不用担心冻着了,
只要在行船期间不被船上的人发现,就不用担心吃的睡的问题。
就这样每天半夜没有人的时候,悄悄的弄几斤米,出来喝寒冷的江水,或者躲在没人的角落拉屎撒尿,一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
虽然只是吃一些生米,但是此刻确是这段时间乞讨以来,最是如天堂般的日子。
只是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船靠岸了。
在脚力搬粮食的时候,古之月被发现了。
“小乞丐,你怎么到船上的,偷什么东西了”,船东恶狠狠的说。
“我没有偷东西,就是看看船上能不能捡到漏的粮食”
“搜一下身,看看这小杂种有没有说谎”,船东转手指示身边的两个伙计
“是,东家”,两个伙计,立刻上来搜身
一个破碗,一个尖头小木棍,还有一本破旧的《宫计糕点心得》,别无他物。
“哎呦,这还有本书,这本书从哪里偷来的,能看懂吗,小乞丐”,一个伙计嘲笑道
“这不是偷的,这是俺师父传给俺的,”古之月气呼呼的反驳道。
“好了,把他赶下船,别耽误卸货,马上过年了,正是粮食热销的时候,耽误的生意,我让你们滚蛋”,船东恶狠狠的说。
两个伙计快速的低头应答,驱赶古之月下船,古之月拿着所有物品,茫然的走下船。
映入眼帘就是“下关码头”四个大字。
“下关码头?这是哪里?”古之月看着这个招牌,心里立刻就迷惑起来,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哪里了。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马头边,马车上下来三个人,
一个中年男人,头戴皂色瓜皮帽,身穿骏黑对襟长衫马褂,脚穿云锦面的千层底,宽大的脸庞上戴着一个金丝边眼镜。
而旁边的中年女人,身着绿色云锦面的修身旗袍,身披白色裘皮大氅,用素色金簪子盘着头,脚蹬一双沫绿鹿皮小皮鞋,
戴着黛绿色玉镯的手上牵着一个十来岁的天仙一样的小女孩,豆蔻年华,鲜花初开,
只见小女孩身着灰色斜襟上衣,下身黑色百褶裙,脚穿穿墨色小皮鞋,扎着两条戴着白色蝴蝶结的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