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达英国伦敦之后不久,李瑞和索菲米勒转学到了伦敦的一所中学。旋即,李瑞在外租了一幢公寓。
索菲米勒和汉娜施密茨很快就搬了进来。
之后,汉娜施密茨在英国找了一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
李瑞和索菲米勒么?自然是继续读书了!
毕竟,这可是李瑞的任务之一呢!
对于英国而言,战争的局势恶化得实在太快了。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白色闪电”)。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
当月底,以着遥遥的战火作为背景,李瑞和索菲米勒完成了在伦敦某中学的学业,顺利毕业。
自然而然的,李瑞也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在本世界读书,读到至少中学毕业)。
接下来,便将是无比漫长的打酱油放羊时间,“不过, 80年?这放羊的时间,可真心有点久呢!”
对于索菲米勒而言,在此时英国不适合读大学的情况下,她的自由度可是大了许多。
不过,有些“不幸”的,毕业后的索菲米勒立马被父母抓了壮丁,不得不帮忙处理起了家中的一些生意。
这个处理是真正的处理,或者说卖掉!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在感觉英国的胜算不怎么高的情况下,约翰米勒夫妇开始变卖起了在英国的产业与生意。
虽然米勒家在英国的生意,在局势恶化前的市值也就约莫100万美元(相当于后世约1833万美元)的样子,但却是耗费了几人不少时间与精力。
与此同时的,感觉不妙的可不止他们一家,许多大小家族、企业都开始了类似的行动。
如此所导致的,却是米勒家的资产减值了不少。
最终处理完的话,怕是也就只能剩下约30万美元的样子。
……
李瑞么?
他倒是并未被约翰米勒夫妇抓壮丁。
虽然李瑞是索菲米勒的男友,但毕竟两人还未结婚。
对李瑞太严苛、限制得太死的话,怕是会引起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反感。
如果被吓跑了,那可就不好了。
最终损失最大的,肯定是女儿索菲米勒。
是的,是青年,此时的李瑞和索菲米勒都已经年满18岁了。在许多国家,这都意味着该独立自主出去闯荡的年龄。
再者,有女儿帮忙,也基本够了。
当然,他们真要找李瑞帮忙,李瑞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不过,另一方面,也如米勒夫妇所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目前的李瑞还真就不想陷入米勒家族的事业中。
即便,这份事业最后可能会由索菲米勒继承。
好吧,此时的李瑞还真就有些懒,没啥事业心,且有些随波逐流。
当然,李瑞也没有完全闲着。
……
今天,李瑞在附近的一家名为“华特大剧院”的剧院找了一份化妆师的工作,来混过最近的一段时间。
结合其它时空二战的历史,以及此世界的战争进程,李瑞曾进行过一番推演。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是肯定不适合长居的。
在无意陷入战火又或参与战争的情况下,李瑞和汉娜施密茨已经决定,过一段时间和约翰米勒一家一样,同样撤离英国前往美国。
另一方面,虽然汉娜施密茨没怎么主动讨论过这场战争,但听到德国屡战屡胜的一个个消息时,她还是挺高兴的。
虽然已经移民到英国许久,但她骨子里依旧是个德国人。
……
为何会选择做化妆师?
一者,工作时间不长,与剧院营业时间相同。最近,在剧院缩减了演出场次之后,剧院的营业时间一般是从下午五点到晚上十点。
二者,剧院里的美女可不少。即便没什么坏想法,也挺养眼的不是。
三者,则是在这家剧院里,有一个李瑞的“熟人”。
……
今天下午四点多,在街上瞎逛的时候,行过一座名为滑铁卢的大桥时,李瑞被一个急匆匆赶路的女子给撞到了。
原本,李瑞是可以躲过去的。
但最终,李瑞被这个姑娘撞到了。
“芭蕾舞演员玛拉(费雯·丽 饰)和军官罗伊(罗伯特·泰勒 饰)在滑铁路桥上邂逅倾心,然而由于战争无情,在两人决定结婚之时,罗伊应招回部队参加战事。为见爱人最后一面,玛拉错过了芭蕾舞团演出,失去工作。
不久,罗伊被误登上阵亡名单,失去工作的玛拉几欲崩溃,沦为妓女。再次遇到生还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在两人初次见面的滑铁卢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