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手舞足蹈):“这还不算完呢,冷过之后,就开始发热,全身像着了火一样,热得不行。脑袋也疼得厉害,感觉都要炸开了,还特别口渴,就想喝冷饮。”
老孙(惊讶地):“这么严重啊,那这疟疾可真够折磨人的。”
小岳(点头):“是啊,所以咱们平时可得注意预防,别让这疟邪找上咱们。”“这得了疟疾啊,还得赶紧治。不过,这治疗也是有讲究的。”
老孙(好奇地):“有什么讲究啊?”
小岳(一本正经):“按照《疟论篇》里说的,针刺治疗疟疾,得在它还没发病之前,或者已经衰退之后进行。要是在发作的时候针刺,那可不行,会伤了正气的。”
老孙(疑惑地):“为什么发作的时候不能针刺呢?”
小岳(解释道):“您想啊,这疟疾发作的时候,就像两个大力士在打架,正打得激烈呢。您这时候上去拉架,说不定还会被他们误伤呢。同样的道理,发作的时候针刺,就会干扰身体的正气,对病情反而不好。”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中医治病还真是有学问啊。”
小岳(得意地):“那可不,这《黄帝内经》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话锋一转):“您看,这古代人就对疟疾研究得这么透彻,咱们现代人更得重视了。现在虽然医疗条件好了,但疟疾还是存在的。”
老孙(点头):“是啊,听说在一些热带地区,疟疾还是挺常见的。”
小岳(突然一拍大腿):“哎呀,说到这,我想起来了。有一次我去旅游,住的那个酒店旁边有个小池塘,里面全是蚊子。我当时就想,完了,这下要被蚊子叮惨了,说不定还会得疟疾呢。”
老孙(担心地):“那后来呢,您被叮了吗?”
小岳(夸张地):“那能不被叮嘛,一晚上下来,我身上全是包,跟被蜜蜂蛰了似的。我当时吓得呀,赶紧找导游要了点防蚊药,还吃了预防疟疾的药。”
老孙(笑着说):“您这也太夸张了,哪有那么容易得疟疾啊。”
小岳(认真地):“这可不能掉以轻心,预防总比治疗好嘛。咱们平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蚊措施,别让蚊子有机可乘。”
老孙(竖起大拇指):“行,您说得对,看来您这《疟论篇》没白研究,都知道学以致用了。”
小岳(来了精神,眼睛放光):“老孙,您还别说,古代人防治疟疾的方法和咱们现在比起来,那可真是各有千秋。”
老孙(好奇地凑过来):“哦?怎么个各有千秋法儿,您快给我讲讲。”
小岳(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古代人没有咱们现在这些高科技的防蚊设备,什么电蚊香、驱蚊手环,他们都没有。他们主要靠一些天然的东西来驱蚊,比如说艾草。”
老孙(疑惑地):“艾草?这怎么驱蚊啊?”
小岳(得意地比划着):“把艾草晒干了,点着了,那烟啊,就能把蚊子熏跑。我跟您说,这艾草的作用可大了,不光能驱蚊,还能辟邪呢。每年端午节,好多人家门口都挂着艾草。”
老孙(笑了笑):“您这又扯到辟邪上去了,咱不是说疟疾防治嘛。”
小岳(嘿嘿一笑):“这不顺便科普一下嘛。还有啊,古代人要是得了疟疾,除了用针刺治疗,还会用一些草药。像青蒿,您听说过吧?”
老孙(点头):“这我知道,屠呦呦先生就是从青蒿里提取出青蒿素,用来治疗疟疾的,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呢。”
小岳(兴奋地拍着手):“对喽!其实早在古代,咱们的老祖宗就知道用青蒿治疗疟疾了。《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您瞧瞧,老祖宗多有智慧。”
老孙(感慨地):“是啊,中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那现在咱们治疗疟疾,除了青蒿素,还有别的方法吗?”
小岳(掰着手指头数):“当然有啦,现在医学发达,有各种各样的抗疟药物。而且啊,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比如补充水分、电解质,防止并发症。”
老孙(好奇地):“那在预防方面,除了防蚊,还有别的措施吗?”
小岳(认真地):“有啊,现在还会对一些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还有就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清理积水,减少蚊子滋生的地方。”
老孙(竖起大拇指):“看来现在的疟疾防治手段比古代丰富多了。”
小岳(笑着说):“那可不,不过这也不能忘本,古代的经验和智慧对咱们现在的研究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小岳(神秘兮兮地凑近老孙):“老孙,我还听说一些民间关于疟疾的趣事和传说呢。”
老孙(来了兴趣,眼睛一亮):“哦?快说说,我最爱听这些了。”
小岳(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在有些地方啊,人们认为疟疾是被疟鬼附身了。要是有人得了疟疾,家里人就会请道士来做法,驱鬼辟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