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对人生的启示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所反映的命运无常主题,对读者的人生观念有着深刻的启示。
命运无常,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黛玉和妙玉,她们原本有着各自的生活轨迹,但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将她们推向了痛苦的深渊。这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不要过于执着于得失。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学会坦然接受,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命运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黛玉和妙玉都曾努力抗争,但最终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努力,而是要明白,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也要学会接受现实,不要因为无法实现目标而过度焦虑和痛苦。
此外,本回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黛玉的多愁善感、妙玉的内心挣扎,都反映出人性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这启示我们要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足,不要对他人过于苛刻。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通过黛玉和妙玉的命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无奈,也为我们的人生观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应该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珍惜当下,努力前行。
2.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21)黛玉的情感压抑
封建礼教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沉重地压抑着林黛玉美好的情感,使她在复杂的贾府环境中陷入痛苦与无奈的深渊。
在爱情方面,黛玉与宝玉真心相爱,然而封建礼教却为他们的爱情设置了重重障碍。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大事需由长辈做主,讲究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深知自己与宝玉的爱情难以得到封建家长的认可,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她不敢直接表达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只能通过一些细微的举动和言语来试探宝玉的心意。例如,她常常因为宝玉的一些言行而心生猜疑,耍小性子,实则是她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无法畅快表达情感的无奈之举。
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黛玉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的规范。她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能有丝毫的越矩。她不能像其他姐妹一样毫无顾忌地嬉笑玩耍,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他人的非议。这种压抑的生活环境,让她的情感无法得到自由的释放。她只能将内心的痛苦和哀愁深埋在心底,通过写诗、抚琴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黛玉的情感压抑还体现在她对未来的迷茫上。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是否能够与宝玉长相厮守。她看到贾府表面的繁华,却也深知其中的勾心斗角和危机四伏。她担心自己的爱情会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夭折,担心自己会像那些薄命的女子一样,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种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痛苦和无奈。
封建礼教对黛玉美好情感的压抑,使她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她的爱情、她的自由、她的梦想,都被封建礼教无情地扼杀,只能在痛苦和无奈中度过短暂的一生。
(22)妙玉的内心束缚
妙玉虽遁入空门,试图摆脱世俗的纷扰,但封建礼教的枷锁依然紧紧束缚着她的内心,让她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妙玉出身官宦之家,自幼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她带发修行于栊翠庵,表面上远离尘世,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依然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她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自视清高,不屑与世俗之人交往。这种清高的背后,其实是她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认同和维护。
在情感方面,妙玉对宝玉有着特殊的情感。然而,封建礼教和佛门清规戒律却不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只能将这份情感深埋在心底,通过一些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例如,她送给宝玉生日贺帖,却又不敢署名,只写“槛外人”,这种矛盾的行为体现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她深知自己的情感违背了封建礼教和佛门的规定,因此只能压抑自己的感情,在痛苦中煎熬。
妙玉在修行过程中,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她试图通过坐禅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但封建礼教所带来的世俗观念和欲望却不断地干扰着她。她在坐禅时走火入魔,陷入了可怕的梦境,这反映出她内心深处的不平静和挣扎。她无法真正摆脱封建礼教的影响,无法做到心如止水、四大皆空。
封建礼教对妙玉内心的束缚,使她成为了一个矛盾的人物。她一方面渴望自由和解脱,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枷锁。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只能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下孤独地徘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