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贾宝玉在本回中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十分复杂。他的深情与痴傻、痛苦与迷茫、成长与挣扎,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封建贵族子弟的无奈和悲哀。通过对他的分析,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也能对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薛宝钗
在《红楼梦》第一百九回中,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展现得十分鲜明,她在宝玉和迎春事件中的表现和作用,深刻反映出其复杂的人物形象。
宝钗的性格特点中,稳重端庄是最为突出的一点。她深知自己在贾府的身份和地位,言行举止都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范。在得知宝玉去了潇湘馆后,她没有像一般女子那样大吵大闹,而是冷静地找袭人询问情况。她与袭人交谈时,故意说黛玉已成仙,不会再见凡人,以此来劝解宝玉,展现出她的理智和沉稳。她明白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深厚,但她更清楚自己的责任是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她选择用委婉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
处事方式上,宝钗善于权衡利弊,懂得顾全大局。在薛蝌婚事的问题上,她表现得十分得体。薛姨妈跟她说起薛蝌和邢岫烟的婚事时,她让母亲跟贾母和王夫人定一下,让他们早日完婚。她考虑到薛家与贾府的关系,希望通过这门婚事进一步巩固两家的联系,同时也为薛家的未来做打算。她的这种处事方式,体现了她的精明和远见。
在宝玉事件中,宝钗的表现既有关心,又有无奈。她担心宝玉再次犯病,所以一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她找袭人询问情况,试图劝解宝玉,希望他能从对黛玉的思念中走出来。然而,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太过深厚,她的劝解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继续默默地关心着宝玉。当宝玉借口在外屋睡觉,她命柳五和麝月伺候宝玉,自己则跟袭人睡在里屋,体现了她对宝玉的照顾和体贴。
在迎春事件中,宝钗展现出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心。当听到迎春快不行的消息时,她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过度的悲伤,但内心肯定也是有所触动的。她明白迎春的悲惨命运,也深知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然而,她身处封建社会,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默默地接受。她的这种无奈和悲哀,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宝钗在这两件事情中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方面,她的关心和劝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宝玉的痛苦,让他在痛苦中逐渐学会面对现实。她对薛蝌婚事的安排,也为薛家的未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消极方面,她无法改变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也无法挽救迎春的生命。她的行为和决策都是在封建礼教的框架内进行的,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薛宝钗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她的稳重端庄、精明能干、善良体贴等性格特点,使她成为了封建礼教下的完美淑女。然而,她也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在宝玉和迎春事件中的表现和作用,既反映了她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3.迎春
迎春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令人怜惜的角色,她的性格弱点与悲剧命运紧密相连,而封建礼教则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紧紧束缚,最终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迎春性格中最大的弱点便是懦弱和逆来顺受。她在贾府中,面对姐妹们的玩笑和丫鬟们的一些小过错,总是选择息事宁人。她的懦弱使她缺乏反抗精神,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只是默默忍受。在处理累金凤被偷一事时,她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去追查,而是选择了逃避和妥协,任由事情发展。这种性格在她的婚姻生活中更是成为了致命的弱点。
迎春的悲剧命运在她嫁入孙家后达到了顶点。孙家乃是中山狼之家,其夫孙绍祖性情暴躁、粗俗不堪且贪婪成性。他根本不把迎春这个公府千金放在眼里,对她肆意打骂、百般折磨。迎春在夫家毫无地位可言,生活苦不堪言。她的懦弱让她不敢反抗孙绍祖的恶行,只能默默承受着一切痛苦。她的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心中的痛苦无人诉说。最终,她在痛苦中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含恨离世。
封建礼教对迎春的迫害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婚姻制度来看,封建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包办的,子女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迎春的婚姻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她被父亲随意许配给了孙绍祖,根本没有考虑到她的幸福。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使得迎春成为了牺牲品。她无法选择自己的伴侣,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封建礼教的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迎春在夫家的地位极其低下。孙绍祖作为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可以随意打骂妻子,而迎春作为女性,只能默默忍受。她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让迎春在夫家毫无尊严可言,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