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命运在本回中延续了前文的悲剧走向。前文里,宝玉经历了黛玉的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让他对尘世的美好产生了怀疑。家族的兴衰变迁,也使他目睹了世态的炎凉。在本回中,和尚的出现成为他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他决定还玉,表明他对尘世的彻底失望和对超脱的渴望。这与前文他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一脉相承。他的命运逐渐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走向对精神解脱的探寻,预示着他最终可能会出家,彻底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痛苦。
袭人对宝玉的情感和命运在本回中也有明显的延续。前文多次描写袭人对宝玉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宝玉身上。在本回宝玉还玉事件中,她拼尽全力阻拦,这是她深厚情感的延续。然而,她的阻拦并不能改变宝玉的决心,这也暗示了她命运的无奈。她一直努力维护着与宝玉的关系,但最终可能会失去宝玉,她的命运将充满痛苦和迷茫。
贾环的命运延续了他在前文的堕落轨迹。前文就展现了贾环因庶出身份而心生怨恨,行为乖张。在本回中,他与贾芸、贾蔷、王仁、邢大舅等人聚集在一起,喝酒赌钱、抱怨贾家人,甚至商量着卖巧姐。他的自私、贪婪和堕落愈发明显,这种行为加速了他自身命运的恶化,也推动了贾府的衰败。他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在家族衰败的过程中,他可能会失去仅有的一点依靠,最终陷入绝境。
《红楼梦》对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揭示是逐步深入的。作者通过一个个情节的推进,让读者逐渐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从宝玉的爱情悲剧到家族的兴衰,从袭人的深情守护到贾环的堕落沉沦,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这种精心的安排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复杂。通过对本回人物命运延续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3.主题深化与拓展
《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的主题与小说整体主题紧密相连,本回通过具体情节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从爱情与欲望主题来看,本回宝玉还玉情节深化了对欲望的审视。在之前的章节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充满了欲望的纠葛,他们渴望长相厮守,却受到封建礼教的重重阻碍。而在本回,宝玉决定还玉,象征着他对爱情欲望以及尘世其他欲望的摒弃。这与小说整体对欲望的批判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人们应摆脱欲望的束缚。如在其他章节中,贾府众人对权力、财富的追逐导致了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衰败,本回宝玉的选择则为摆脱欲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脱方式,拓展了对欲望主题的思考。
家族兴衰主题在本回也得到了深化。前文已经展现了贾府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本回恶子承家情节则是家族衰败的进一步体现。贾环、贾芸等人的堕落行为加速了贾府的崩溃,这与之前章节中贾府内部的腐败、管理不善等问题一脉相承。同时,本回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如等级森严、权力斗争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覆灭。与其他章节相比,本回更加突出了家族衰败的必然性,拓展了对家族兴衰主题的探讨。
人生解脱主题在本回也有新的拓展。宝玉、惜春等人的出家念头在之前的章节中已有伏笔,本回则更加明确地展现了他们对解脱的追求。在其他章节中,人物更多地是在尘世的痛苦中挣扎,而本回中宝玉与和尚的交流,让他更加坚定了还玉出家的决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精神解脱的渴望。这与小说整体对人生意义的探寻相契合,深化了对人生解脱主题的表达,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封建社会的压抑下,人们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通过具体情节,在爱情与欲望、家族兴衰、人生解脱等主题上深化和拓展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使读者对小说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