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与主要亲属的关系对他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关系既有温暖和关爱的一面,也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共同塑造了贾宝玉复杂而独特的人物形象。
2.主要朋友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结交了不少挚友,他们的友谊深刻影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
秦钟是贾宝玉在学堂结识的好友,两人一见如故。秦钟家境贫寒,却生得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贾宝玉并不在意秦钟的出身,与他亲密无间。他们一同在学堂读书,谈天说地,分享彼此的新奇想法。秦钟的出现,让贾宝玉看到了不同于贾府的生活,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更加珍惜这份纯真的友谊。秦钟的早逝,给贾宝玉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蒋玉菡是忠顺王府的戏子,他与贾宝玉相识后,彼此欣赏,结为好友。贾宝玉将北静王所赠的鹡鸰香念珠转赠给蒋玉菡,蒋玉菡也回赠了自己的汗巾。他们的友谊超越了身份的界限,体现了贾宝玉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蒋玉菡的洒脱和对艺术的热爱,也感染了贾宝玉,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柳湘莲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与贾宝玉趣味相投。他们一起谈天说地,探讨人生。柳湘莲的侠义精神和对正义的执着,让贾宝玉对他十分敬佩。在柳湘莲遭遇困境时,贾宝玉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他支持和帮助。这份友谊让贾宝玉学会了担当和责任,也让他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朋友。
北静王水溶是皇室成员,他对贾宝玉十分赏识,称赞他“如宝似玉”。北静王的儒雅风度和高贵气质,让贾宝玉心生敬意。北静王对贾宝玉的关心和鼓励,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皇室的认可和尊重。北静王的思想和观念相对开明,他的言行对贾宝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贾宝玉对封建礼教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贾宝玉与这些朋友的交往,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让他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找到了一片自由和温暖的天地。他们的友谊对贾宝玉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性的美好。
3.主要奴仆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与主要奴仆的相处,构成了他生活中独特的情感脉络,对他的生活和情感影响深远。
袭人是贾宝玉身边最贴身的丫鬟,她温柔和顺、恪尽职守,对宝玉关怀备至。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宝玉的生活起居,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在宝玉挨打后,袭人更是心疼不已,向王夫人进言,希望能更好地约束宝玉,避免他再惹事端。她的忠诚和体贴让宝玉对她十分信任,在生活上依赖她。然而,袭人恪守封建礼教,常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让宝玉对她的一些观念有所不满,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深厚的主仆情分。
晴雯则与袭人截然不同,她性格直爽、心高气傲。她与宝玉时常斗嘴打趣,却也有着深厚的情谊。晴雯心灵手巧,在宝玉的雀金裘被烧破后,她不顾自己生病,连夜将其补好。她的纯真和勇敢让宝玉欣赏,两人之间有着一种默契和理解。但晴雯的直率也为她招来不少麻烦,最终被王夫人赶出贾府,宝玉对此痛心疾首,对她的离世久久难以释怀。
麝月是宝玉身边较为稳重的丫鬟,她在袭人回家时,尽心尽力地照顾宝玉,把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她不像袭人那样刻意迎合宝玉,也不像晴雯那样锋芒毕露,而是以一种默默的方式陪伴着宝玉。她的沉稳让宝玉在生活中感到安心,是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
贾宝玉与这些主要奴仆的关系,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让他在贾府的生活有了温暖和慰藉,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六、贾宝玉的文学形象价值
1.典型性分析
贾宝玉这一文学形象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在多个层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他是封建贵族阶级中的叛逆者。生长在钟鸣鼎食的荣国府,本应遵循封建礼教,走仕途经济之路,光宗耀祖。然而,贾宝玉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厌恶科举制度,把追逐功名利禄的人称作“禄蠹”,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毫无兴趣,一心沉浸在诗词曲赋的性情文学中。他不遵循封建礼教的繁琐规矩,对晨昏定省等礼仪敷衍了事,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他的叛逆行为与封建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背道而驰,是对封建制度的公然挑战。
同时,贾宝玉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提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认为女性的纯洁美好远胜于男性,尊重女性的个性和选择,与姐妹们、丫鬟们平等相处。在封建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进步。他还反对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渴望自由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他与林黛玉的爱情,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精神共鸣的基础上,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挑战,体现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