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明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拿起钢笔,在采购合同上签下名字,又打开抽屉取出厅章,重重盖在文件上。
“很好。“谢一扬收起合同,从内袋掏出一张照片,“对了,您夫人昨天在武商广场买的爱马仕包很漂亮。“
照片上,徐夫人正将一个大号购物袋塞进后备箱,袋子上“HERMèS“的logo清晰可见。徐世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放心,没人会查厅长夫人的消费记录。“谢一扬将照片点燃,看着它在烟灰缸里化为灰烬,“只要明天的验收仪式上,您亲自演示我们的'长江教育电脑'。“
徐世明僵硬地点头,直到谢一扬离开办公室,他才发现自己的衬衣已经湿透。
第三节:生产线危机
11月26日中午12点45分,扬帆电子厂3号车间。
流水线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接着全线停机。质检主任老王抓起一台刚下线的主机,拆开后脸色大变:“这批芯片是次品!“
车间主任刘大勇冲过来,只见主板上的台湾芯片焊点歪斜,通电后散发出淡淡的焦糊味。他抓起对讲机:“老板!出事了!“
五分钟后,谢一扬站在冒烟的主板前,脸色阴沉如水。张铁柱的机械臂拆开二十台样机,结果令人心惊——40%的芯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台湾佬坑我们!“刘大勇咬牙切齿,“说好的军工级芯片,结果给的是淘汰品!“
谢一扬没说话,拿起一块烧焦的芯片凑到鼻尖闻了闻。不同于正品的松香味,这批货带着劣质焊锡的刺鼻气味。
“不是联电的货。“谢一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是深圳小作坊的仿品。“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骤亮:“林阿福吞了差价?“
“不,他没那么大胆子。“谢一扬转身走向办公室,“联系基隆港的老K,查查这批货到底被谁调包了。“
电脑屏幕上,基隆港的监控画面很快传来。三天前的深夜,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在码头偷偷调换了两个集装箱。放大画面后,那人手腕上的刺青清晰可见——日本山口组的樱花标记。
“任天堂。“谢一扬的拳头砸在桌上,“他们发现我们在缅甸的组装厂了。“
第四节:质量骗局
11月26日下午2点30分,扬帆电子厂测试间。
谢一扬看着桌上二十台冒烟的样机,眼神阴鸷。这批“长江教育电脑“如果按原计划明天交付,至少有十万台会在一个月内报废。
“老板,要不要推迟交货?“张铁柱递过质检报告,“CPU散热设计有缺陷,长时间运行会过热起火。“
谢一扬突然笑了:“起火?那不是更好吗?“他拿起电话,“给我接省消防总队王政委。“
十分钟后,一份《关于加强中小学电子设备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新鲜出炉。谢一扬在文件末尾加了一条:“所有电子教学设备必须配备扬帆集团专利防火保护套“。
“每个保护套成本8毛,售价30元。“谢一扬将文件传真给徐世明,“明天验收仪式上,这是重点展示项目。“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可芯片问题...“
“把CPU主频从4MHz降到1MHz,系统响应速度慢点无所谓。“谢一扬走向保险柜,取出一叠照片,“让徐世明告诉校长们,这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耐心'。“
照片上是某小学校长在夜总会搂着陪酒女的艳照。张铁柱明白了——质量问题从来不是问题,关键是谁掌握了别人的把柄。
第五节:调查组突袭
11月26日下午4点整,扬帆大厦一楼大厅。
中纪委调查组组长严正国带着二十名工作人员冲进大堂,却迎面撞上了一场隆重的捐赠仪式。闪光灯下,谢一扬正将“长江教育电脑“的模型交给省教育厅代表,身后横幅写着“科技兴教,扬帆筑梦“。
“严组长!欢迎指导工作!“谢一扬热情地握住严正国的手,同时压低声音,“周书记在18楼等您。“
严正国皱眉,刚要说话,突然看到人群中的周明远——这位省委常委正对他微微摇头。与此同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短信来自中央某位领导秘书:“教育信息化是国策,慎重。“
“我们只是例行检查。“严正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请谢总配合。“
“当然。“谢一扬做了个“请“的手势,却引导调查组走向早已准备好的展示车间,“这里是我们为贫困山区特别研发的防震防摔机型...“
当调查组被琳琅满目的“教育扶贫“项目吸引时,地下三层的真正生产线已经清空。工人们正在张铁柱指挥下,将最后一批问题芯片运往汉江边的秘密仓库。
第六节:权力交易
11月26日晚8点,东湖宾馆梅岭1号。
周明远将一叠文件推给严正国:“老严,明年组织部考核,你是重点培养对象。“
文件上是某位副省长贪腐的证据,而举报人署名处空着。严正国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谢一扬的背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