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停止后,白梅对三个抽烟的男士“抗议”道:“你们三个老烟枪,不许再抽烟了啊。我无所谓,可别把江老师给熏迷糊喽。”
江茵急忙表态:“我也无所谓,办公室的男同志基本上也都抽烟。”
刘立国笑道:“你们城里抽的都是洋烟,可赶不上咱们的旱烟呛人,所以,咱几个也不抽了!”
看似随便的举止,却充分体现出大队干部对江茵的尊重。
这让她又深受感动。
刚才去小学校,孙慧和林婉莹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就让她感动一阵了。
这时,就听秦飞说道:“江老师,我正好有一件事要向您请教。”
“请教可不敢当。”江茵摆着手说道,“有什么事情,咱可以一起探讨。”
秦飞点点头继续道:“咱现在猪舍有了,饲料有了,专家也有了。接下来除了培训饲养人员外,就是抓紧建设实验基地的相关房舍,至于建设资金问题,我已经跟小方同志沟通完,他明天一上班,就能落实。”
众人闻言,全都点点头。
“我刚才说有件事想跟江老师请教,是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儿。”
秦飞说着看向江茵:“江老师,原来我们的规划是养百八十头猪,所以,在猪粪的使用上我只考虑了做肥料用,随时清理就可以了。”
江茵点点头示意秦飞继续说下去。
“但现在我们将要养一千头猪,猪粪的存放就成了问题,所以,我想还得整出个地方专门用来存放猪粪。”
“秦飞,专门存放猪粪没有这个必要吧。”孟立国在这个问题上不太赞同。
就连特别支持秦飞的戚广武也说道:“我也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秦飞却坚决道:“不是没有必要,而是必须这么做。干净卫生,没有臭味,是咱们猪场最鲜明的特色!一千头猪的猪粪一旦处理不好,那咱们大队到处都会闻到猪粑粑味儿!”
“尤其一到夏天,处于下风口的社员家,估计连觉都睡不好!”
“秦飞,哪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哪个农村不是猪粑粑、鸡粑粑、狗粑粑味到处都能闻到。”孟立国举例说明自己不同意的理由。
秦飞道:“那不一样,现在整个大队也没有几家养猪,就算加上鸡粑粑狗粑粑的味道,也影响不到哪去。一千头猪的粪便,可就不一样了。最主要的是,也违背了我规划的初衷。”
江茵点点头:“我支持秦飞同志的做法。按照他的规划,猪舍需要天天水冲达到洁净的标准,如果猪粪都清理不及时,不但臭气熏天,最主要的是很容易滋生细菌。这样,势必要造成对猪崽的危害!”
一听江茵这个养猪专家都这么说了,孟立国也不再坚持!
刘立国问道:“秦飞,那你说猪粑粑该怎么存放才能没有味道呢?只要沤粪就免不了臭味啊。”
秦飞说道:“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个沼气池!”
什么气池?
刘立国和另外三个大队班子成员,根本听不懂秦飞说的是啥。
四个人全都露出了懵逼不解的表情。
听了秦飞的话,江茵再度震惊!
她当然知道沼气及其用途。
没想到秦飞竟然能想到这一步。
于是,江茵为刘立国几个解惑道:“沼气的沼字,是三点水加一个号召的召字。沼气作为一种气体,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条件下,以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物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全球范围内,沼气的科学研究和系统利用早在18世纪后期就开始了。比如,1781年,高卢鸡国的科学家穆拉发明人工沼气发生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人工制取沼气的装置,标志着人类对沼气的利用开发进入了科学探索阶段。”
“我国沼气利用的历史也比较悠久。19世纪末,南粤省就出现了适合农村应用的制取沼气的简易发酵池。1920年,南粤省一位叫罗国瑞的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混凝土沼气池,专门建造沼气池,用于生产沼气灯具等,推广沼气实用技术。”
“所以,秦飞同志的想法非常好,一旦把沼气开发利用起来,咱们每个家庭,吃饭洗澡、照明,甚至冬季取暖都可以解决了。”
听了江茵的话,刘立国四人全都瞪大了眼睛。
原来,沼气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秦飞也不得不佩服江茵知识的渊博。
他只知道在前世,我国户用沼气池数量大幅增长。
到了 2009年,农村户用沼气池从 2000年的 848万户发展到 3507万户,年均增长率高达 17.1%。截至 2020年,已推广户用沼气 3900万户,解决了众多农民的炊事、取暖、照明等用能问题。
“秦飞,听江老师这么一说,沼气这玩意还真是有大用处啊!”刘立国感慨道,“不说别的,但说照明这一块,就太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